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嘉元转债为例,探讨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主流解释理论,然而研究发现,嘉元转债的发行动机并不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降低代理成本,而是调整资本结构。嘉元转债发行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上升至40%,更为接近行业均值。而且,公司预期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为5.1%,明显低于同期可比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也不准备行使提前赎回权利,以降低可转债的整体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风险评估理论,利用线性回归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在2006年5月6日至2010年7月31日期间发行过可转债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经营风险以及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对公司是否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影响较大;而资本结构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小;企业的成长性、收益质量、财务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的风险评估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及可转债发行的信号作用,重点阐述了Stein(1992)的分离均衡定理及其成立的前提条件和激励条件,并对分离均衡定理在我国可转债市场能否成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及可转债发行的信号作用,重点阐述了stein(1992)的分离均衡定理及其成立的前提条件和激励条件,并对分离均衡定理在我国可转债市场能否成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进行研究。首先对发行可转债和增发这两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公司规模、现金流动负债比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市净率、公司成长性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负相关;接着对发行可转债样本按照上市地点和所有制形式分类,发现在沪市的上市公司有更强的现金流动负债比,而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6.
运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研究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债券融资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发行债券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两方面的结合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信息不对称组和低信息不对称组,实证结果显示:债券融资对高信息不对称组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  相似文献   

7.
可转债是一种混合型金融衍生品,赋予了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以规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笔者选择代表企业成长性和盈利性的财务指标,通过与医药流通行业九家上市公司对九州通集团发行九州转债做"反事实"研究,发现九州转债的发行使九州通集团的财务绩效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鼓励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8.
夏岩 《财会通讯》2021,(6):104-108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要求日益增多,传统单一的融资方式早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一种兼具股权性与债权性的新型融资方式备受关注——可转债融资.文章以济川药业发行的"济川债转"为例,从稀释效应、税盾效应等方面并融合反事实法与因子分析法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及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可转债融资提供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晓红  高绍福 《会计之友》2008,(27):105-106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A股首支定向可转债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定向可转债为例,对选择该融资方式的动因和产生效果深入分析,发现定向可转债在缓解上市公司现金压力的同时,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了偿债风险,并有利于增加并购交易的灵活性。对其他想采取定向可转债进行再融资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13.
李秉祥  李娟 《会计之友》2013,(1):109-112
为了探讨我国转型期公司治理机制下股东控制权收益和经理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文章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基本特征和经理人自身特征三个方面,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控制权收益动机和管理防御动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反映股东控制权收益的Z指数、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东自由现金流量与反映经理管理防御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管理防御指数六个变量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呈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费用与是否发行可转债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在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企业融资理论获得较大发展。从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不完备契约基础上推演出的涉及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成果,已不再局限于最优的融资方式是否存在,而是重点关注融资方式是否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企业融资方式为什么影响投资的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5,(10):165-169
可转债作为一种新型的再融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睐,监管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案条例规范了可转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国内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结合我国可转债融资的制度背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可转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会带来公司绩效的下降,公司风险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应大力发展可转债债券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同时降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推行"注册制"。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结构研究的主流理论包括静态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本文在对优序融资理论、市场择时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后,指出其各自仅考虑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中的一部分而没有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完整地引入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构建企业成长类型(Growth Type),力图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完整地引入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弥补市场择时理论的上述不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长类型(Growth Type)对我国资本结构的决定具有显著影响,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宿雯枫 《活力》2022,(4):136-139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 2008—2019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限制性契约条款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性契约条款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呈显著负相关。此结果说明,限制性契约条款能够有效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降低其承担的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8.
李秉祥  李娟 《价值工程》2012,31(30):5-7
为了探讨股东控制权收益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选变量对可转债发行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三大指标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中存在的非理性问题,以期发行公司对该融资工具有理性认识,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信息是否完全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境外机构市场准入问题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求解了不同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对债券融资中现实问题给予了理论阐述和证明,并分析了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