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中美两个文化截然不同的国家,其文学的发展却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产生了在中美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在两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有过重大影响的左翼文学,两国左翼文学尽管发生和终结的背景不一样,但都以自己辉煌的成就谱写了文学史的灿烂篇章,并且都以人类博大的胸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对人类黑暗的一致谴责和对光明的共同追求,使它们形成了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从而远远超越了不同质文化交流的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9,(3):112-112
当下的文学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新的形态,这种形态从新世纪开始时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完全成形。这里的关键是文学形成了一种新的“分化”和“分化”后的一种“平行发展”的形态。这里我所指明的是“大众”和“小众”的文学的分化和平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学不再单纯地以文字的形式写在纸上、印在书上,它开始与图像、声音等结盟,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来传播。对于视像与文学相结合成的文学新样式,需用文化诗学文本内外整体性研究的方法,来全面关照“视像-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文化诗学以它开放性的理论品质顺应时代变迁来接纳新文学样式,它把这些新文学样式作为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拓宽了文艺学的学科疆界。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长久以来人类文化的结晶和代表。J·希利斯·米勒对于何为文学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J·希利斯·米勒分析了现代大学的图书馆以及教师的作用,针对传统的文学在接受新兴挑战的时候是否已经死去,文学的变化又将引领文化走向何方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市场营销学属于不同的领域,但细细想来,两者却有相似之处。前些日子,我和几位朋友谈起市场上某些商家缺乏诚信的种种表现,不胜感慨,不由想起文学大师巴金的一句名言“读者养活了我”。  相似文献   

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重要经济学原理。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本文主要对文学与经济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1)
早在2000年,美国学者马利安·高立克曾写过一篇名为《2000年"世界文学观念"述评》的文章,阐发了杜里欣(Durisin)世界文学观念。在之后的15年间,世界文学的观念悄然发生着改变。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的观念引发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正确、全面地理解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观念,有助于推进世界文学的研究,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忽视翻译的作用、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以及后发国家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边缘地位的认识有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窗     
海岩:莫言获奖宣传传统文学严肃文学生存仍窘迫 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仍是热门话题。日前,著名作家海岩、青年作家蒋方舟做客腾讯书院,对“后诺奖时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海岩表示,文学边缘化多年,终于在这时得到前所未有的举国关注。希望借着莫青获奖,传统文学重新得到审视和尊重。但他同时表示,传统文学越来越小众,这与时代有关。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文化是围绕消费而展开的。文学能不能够生存,能不能够被传播,能不能够受到尊重,儿乎唯一的标准就是商业标准,已经没有所谓的纯文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商》2015,(5)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教育行业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建立健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传承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2011,(12):74-74
<正>深夜,在床上借着柔和的灯光"挑灯夜读";早上,读读最新的书讯;中午,在露台一边喝咖啡、品尝蛋糕,一边读小说;傍晚,则可以和朋友畅饮葡萄酒或啤酒交流读后感……这种惬意的"书呆子生活"何处有?答案是,德国的文学旅馆。在一些国家竞相建造高档奢华酒店时,发达的德国却兴起一股"文学旅馆热"。浓浓的"书香味"、丰富的文学活动吸引了很多文学爱好者,而运用文学来营销,也让德国的文学旅馆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1.
曹丕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首次将文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充分肯定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并指出作家的气质、禀性影响作品的风格,其文学观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性和进步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旅游营销问题,主要阐释了旅游与文学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旅游文学在旅游营销的作用,并就在旅游营销活动中如何加以充分地利用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旅游部门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言通过生动、精炼的方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能够更好的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不但增强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魅力,还为人们认识英美文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英美文学译本的语用类型出发,分析了《简·爱》译本中的语用方式,并详细的阐述了英美文学译本中的口吻语用学。  相似文献   

14.
单学帮 《商业时代》2007,(25):111-112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和谐。20世纪50年代钱谷融教授提出的“文学是人学”的学术命题,与现今我国提出的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不谋而合。本文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影视文学并形成产业,生产传播经典文学作品塑造国民积极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摆脱文学边缘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推导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受战乱以及政权交替更迭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处于一种动荡混乱的局面,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着战争.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美现代派文学诞生了.现代派文学无论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进行着全面的变革,通过人物的异化,表现当时人的冷漠、丑陋、堕落、放荡以及对于金钱的欲望.现代派文学的审丑性,打破了欧美现代派文学对传统美学的研究,隐晦的表达中,透视出潜藏的重建人类秩序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前语言文学社会应用性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提升汉语言的社会应用性首先就需要对当前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到汉语言文学的社会应用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蘩漪和曹七巧两住“疯女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遭遇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案,它昭示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角色的期待和认知,透露了现代文学史建构中存在的男权话语,表明了自我社会性别的建立与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蘩漪是男性自我的他者,曹七巧是女性自我的替身。  相似文献   

19.
房琪 《商》2014,(50):103-103
1921年成立创造社的郭沫若等人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在其前期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表现出了谷崎润一郎文学的特征。本文拟以郭沫若前期文学为考察对象,通过整体的探讨比较,探讨在郭沫若前期文学作品中受到了谷崎润一郎文学怎样的影响,并考察郭沫若是如何在受到谷崎润一郎文学影响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学独特性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道德理性对主体意识的规约与引领,作家在20世纪婚恋文学的叙事中基本采取了道德叙事的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制约着婚恋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使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呈现为道德叙事样态。道德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的流变形成了婚恋文学中个性主义婚恋叙事、革命道德主义婚恋叙事、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婚恋叙事和审美快感化的后现代道德婚恋叙事四种基本形态。婚恋叙事样态的更迭衍变又形象地展示着道德理性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