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旧村改造逐步展开,住宅建设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创新,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本文尝试从景观设计和生态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推动力。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内容做了深入研究,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与本质,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政府、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提出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视域下江西生态产业建设成效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是构筑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石.通过总结生态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江西省近年来生态产业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实施示范推广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探索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产业统计和评价制度及建立健全法律强制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研究文献多是研究房地产投资环境的评价问题,对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形成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建立房地产生态位概念,对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界定构成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期为房地产投资环境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环境生态失衡与虚假广告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陈相雨 《广告大观》2009,(3):100-104
文化环境生态是社会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假广告的产生和传播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生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文化环境生态也处于发展的过渡时期,呈现出不稳定、不平衡的特点。广告传播处于这种文化环境生态中,极容易失真、失实,演变成虚假广告,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社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要求的日趋严格,企业对自身的环境行为负责已是必然趋势.于是环境成本控制,就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生态绩效的内涵及企业提高生态缋效的动因,并构建了企业环境成本模型,以期为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乔羽 《中国市场》2014,(12):134-135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国已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思路,面对国家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环境审计工作。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定义入手,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关系问题,分析了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环境审计基本对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而引发众多环境问题,生态文明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兼具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起军 《消费经济》2003,19(2):14-15
在构成消费活动的三大要素中,消费环境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一样不可或缺。我们今天提出要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这意味着必须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如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的各个侧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办法,以便全面发挥环境效应,推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拟就生态消费环境(以住房消费为例)的营造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生态追求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在今天,令人放心的消费环境必然包括生态的内涵,必须竭力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生态追求的凸显,肇始于人类直面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形势下环保意识的苏醒,一些工业文明的领跑国家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一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蛤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马克思充满生态智慧的自然现,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美系,主张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解了当代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马克思的实践中介的自然观,为我们解决当代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阶段性目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实现这一指标,就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将生态经济理论融于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之中,阐述生态经济背景下环境成本的分类,以及环境成本确认、计量、披露、报告为逻辑思路的环境成本核算过程与方法。通过阐述新经济形态下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探析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带来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晶  唐文 《商场现代化》2012,(5):129-130
城市是大自然中人类建造的巨建筑,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空间,然而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活在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城市中。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城市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居民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根据生态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周岩 《商场现代化》2012,(20):380-382
通过对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根据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特征及要求,归纳总结现代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需遵从的原则,从而达到促进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朝更加专业、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加剧,有关环境会计的探讨是一个比较热点和难点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分析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环境会计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社会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化解资源、环境、生态与人类的矛盾,使我国的城镇化能可持续地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其生态影响,认为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最后对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8.
郭海鸿 《商》2014,(34):214-214
人类生存、发展于宇宙之中,离不开清新、适宜的环境空间。健康的自然、社会环境,能够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福利与生活的享受,而污浊、混沌的生存空间,使人类自身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带来灾难性的毁灭。时代在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停的进步。随着丰十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需求水平随之提高,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主张也日益彰显。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公民的环境权利遭受损失。那么,什么是公民的环境权利?当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公民环境权等问题,引起每一位公民的广泛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对建设生态文明做出重要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做了总的要求。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每个公民拥有健康生活环境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环境权作为与民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被逐步贯彻日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朱敏 《商》2014,(45):104-104
本文通过研究,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进行了解读,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策略问题,即重视天然材料的选择,采用生态设计的方式,加强生态保留与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开发与利用,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生态化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于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产业的深化发展,创建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促进校园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历史进程,是一种科学发展模式的建立和保持,必然伴随着某种环境伦理道德的形成和演进.因此,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树立全新的生态环境文明,是确保人类在新的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