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对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散热器周围比较脏等现象都是由自然对流所引起的。由于空气是无色的流体,人类无法用肉眼看见其流动现象,同时其内部的物理参数在时刻发生变化,形成诸如温度场、速度场及压力场等,这给人类认识物质世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通过830000流体仿真软件,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其边界条件的限制,在理想的条件下,利用热力学、传热学及物理方面的定律,采用数学迭代的方法,可以把自然对流所形成的场完整的表示出来,为在实验室中做出的实验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雷电现象是大气层中带电云层与地面或带电云层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剧烈的自然放电现象,而这种自然现象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控制其发生、发展,但为了避免及减少其对人类的生命及财产所造成的损害,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与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雷电防护理论和措施。文章对某住宅小区的防雷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流体与流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热对流。自然界中的风就是典型的热对流现象,即热、冷空气间的对流。火电厂中所采用的换热设备中,流体与壁面直接接触,且存在温差,这种由于温差而使流体与壁面间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对流换热,也称放热。例如锅炉受热面管内流体与管内壁或管外烟气与管外壁间都存在着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4.
自然对流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普遍,对于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却相当繁琐,特别是数据处理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式计算,其中的参数多且复杂,给实验的后期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人为的数据计算的重复计算量很大,数据的相关性很强,造成出错率较高,更给研究自然对流造成了很大困难。文章论述了利用VISUALBASIC开发一套自然对流的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5.
自然对流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普遍,对于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却相当繁琐,特别是数据处理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式计算,其中的参数多且复杂,给实验的后期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人为的数据计算的重复计算量很大,数据的相关性很强,造成出错率较高,更给研究自然对流造成了很大困难。文章论述了利用VISUALBASIC开发一套自然对流的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6.
郑旭哲 《活力》2012,(8):52-52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本能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改造世界和完善自我的行为方式,人类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运动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相似文献   

7.
0 前言 在自然界中,雷电是属于一种自然的现象,它所产生的雷电电压很高,且放电的时间极短,因此,即使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下,仍然无法有效的控制.雷电的产生过程是伴随着物理效应的,其中,最主要的如静电感应、光辐射、电磁辐射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类风险灾害与人类如影随形,风险无处不在、无时没有。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通过洞察本质,发现规律,凝聚常识,形成规则就能够有效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通过一系列分层分类的安全管理最大程度地防灾减灾,保障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甚至是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  相似文献   

9.
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裂缝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文章探讨矿山地下采空区塌陷形成的地裂缝。分析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裂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地热田属半封闭的水文地质环境,地热异常区的形成主要由热源、热储、盖层、热流体通道和封闭程度等五个方面决定。上第三系泥岩类及第四系粘土类厚度适中,是良好的保温层,热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上地慢传导型热流,其次是地壳放射性元素的热蜕变。断裂有利于热流向凸起(隆起)区聚集,也为深部地热水对流循环提供了有利的通道。  相似文献   

11.
一、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硬技术与软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因此,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作用,无论作怎样高的估计,都不为过。科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这是科学的题中之义。通常认为,科学是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运动客观规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概念或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类积累这些知识并将其系统化的活动。科学虽然萌芽于人类文明的前…  相似文献   

12.
霍尔效应是载流体在磁场中由于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压的现象,其本质是电磁感应原理。根据其特点,配合感应灵敏度较高的半导体器件,制成霍尔传感器、各类磁环及开关电路等器件,并广泛应用于信号测量、控制及保护等多个领域。文章通过霍尔传感器及霍尔开关电路等的实际应用简单介绍霍尔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近年来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怎样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0,(2)
近些年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人类在短短的百年间创造了超过此前人类历史总和的生产力与财富,同时也超过了对自然索取和破坏的总和。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又或者是板块进入活跃期的理论和猜测,都不可回避人类文明的急速发展对地球变化所施加的影响。如果按照蝴蝶效应引申而谈,我们每一个人作出的对自然有害的每一个举动或决定,都可能引发一场致命的灾害。图中所示是2010年1月16日,美国南部麦加,加利福尼亚的安德烈斯断层(San Andreas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0,(3):16-17
近些年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人类在短短的百年间创造了超过此前人类历史总和的生产力与财富,同时也超过了对自然索取和破坏的总和。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又或者是板块进入活跃期的理论和猜测,都不可回避人类文明的急速发展对地球变化所施加的影响。如果按照蝴蝶效应引申而谈,我们每一个人作出的对自然有害的每一个举动或决定,都可能引发—场致命的灾害。  相似文献   

16.
随着节流装置在冶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何选用不同的节流装置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实现对流量的精确、稳定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充满管的流体流经管内的节流装置时,流速将在节流装置处形成局部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装置前后产生了静压力差。根据伯努利(Bernoulli)和流体连续性两个方程式,在流体密度一定时,可以推导出流经节流装置的流体流量与差压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式。因此,当节流装置的形式和被测介质的物理性参数确定后,通过所测得的差压值就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量。  相似文献   

17.
肖红梅 《活力》2011,(3):220-220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其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自然和非线性系统中有大量传统的数学工具所无法描述的不规则和不光滑的事物和现象。早在19世纪数学界就发现,世界上存在着某些连续却不可微的情形,当时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所谓“病态”的例子。之后,许多学者花费了很多精力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不过,这种研究还只是局限于数学领域。在另一方面,天文、物理、地质和工程等学科领域已产生了大量与分形几何相关的问题,这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工具或思想来进行处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曼德勃罗特(B.Mandelbrot)以其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灾害与人类的关系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灾害困扰着人类,人类至今还难以摆脱灾害。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但灾害始终困扰着人类。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灾害是由于自然原因、入为原因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原因给人们造成的祸害。自然力是千变万化的,如果自然力的变化没有给人类造成祸害,它就不能称之为灾害,所以灾害是一种自然给社会带来的祸害。人类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灾害,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归类,可把灾害系统分成五大类,即:(1)洪水灾害;(2)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土地沙化等);(3)…  相似文献   

20.
屋面作为建筑物最上部的外围护结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同时应具有防晒、耐冲击、保温隔热等功能.传统的屋面构造设计中,是将防水层设置在保温隔热层之上,在阳光中紫外线和大气的作用及雨水的冲刷、外力穿刺等作用下,防水层易出现渗漏和老化,从而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在屋面防水工程中,采用逆作原理,将屋面防水设计为倒置屋面,并用基质层代替保温隔热层,在其上种植草皮,形成草皮屋顶,这样既能使防水层免受自然老化及物理创伤的影响,又能达到保温隔热、隔声、调节微气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