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反之,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产权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信息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我国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相应措施。认为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中心论题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重新安排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产权结构;要合理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降低和消除会计信息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会计信息市场运行的效率,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果,使会计信息产权明晰化,实现会计信息产权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是指假冒伪劣的会计信息质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其表现形式通常是会计信息失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决定一切,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也服从这一规律。即有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才有会计机构生产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信息的产生是因为有这种需求,正如假冒伪劣产品仍有其市场需求一样。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不是由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加工者所决定,而是由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决定。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会计信息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会计信息的生产。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是相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而存在。我们只有从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去理解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才能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越 《当代经济》2005,(3):37-38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本文试图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起源、发展,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等人手,结合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5.
彭家生 《财经科学》2005,(6):174-181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则是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复杂性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会计信息复杂性的度量模型,并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复杂性进行了抽样数据测试,指出,会计信息复杂性具有行业差异,复杂性的度量为投资者和管制者估计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修正价值。  相似文献   

6.
优化会计信息质量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海红 《经济师》2004,(4):205-205,251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然而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 ,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探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社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会计信息真的“不真实”吗?本文由此入手,探讨了会计信息真实的局限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篇文章通过论述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表现形式,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表现、危害。探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以期从各个方面入手将会计信息失真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能够反映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也有诸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一下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并建议性的提出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本文试图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起源、发展,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等人手,结合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日常评价,对于有效进行会计监管,改进会计工作,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看,可用会计信息利用程度系数和会计信息有用程度系数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但从可操作性来看,特定会计信息使用人的满意程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及符合会计核算规范的程度是较为理想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的决策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本来面貌,而使会计信息与实际产生一定的差异。会计信息差异越大,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就越小,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差异产生原因有利于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差异,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会计界对此发表了不少看法,本文拟做再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会计信息失真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会计以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其核心职能,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于会计能否实现其目标,发挥其作用关系密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利红 《经济师》2012,(7):141-142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于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能否最大程度上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相关,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所作的要求。文章从国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规定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当前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提出改进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合理决策与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建立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而所谓会计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会计信息是政府、投资者及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很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阻碍,并对依赖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利益伤害。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对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状况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可找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郝玉君 《当代经济》2007,(17):126-127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产权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信息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我国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相应措施.认为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中心论题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重新安排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产权结构;要合理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降低和消除会计信息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会计信息市场运行的效率,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果,使会计信息产权明晰化,实现会计信息产权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胥兴军 《经济师》2002,(5):180-180,207
目前 ,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 ,危害较大 ,为解决该问题 ,有必要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从而找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方法。为此 ,笔者从两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即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主观的会计信息失真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越来越受到重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