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三角地区产业演进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结构调整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滑、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叠加、以及广东省“腾笼换乌”战略推动和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从发展趋势来看,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珠三角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将会继续通过向外转移,为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将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就地升级。  相似文献   

2.
漆旭  张琦 《当代财经》2007,(6):83-86
文章详细论述了衰退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模式,在调整模式方面,提出衰退产业调整的模式主要从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和空间区位等方面进行调整;在衰退产业升级模式方面,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调整、社会变革、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复杂环境下,区域保险产业应紧随"大产业"合作发展潮流,走产业化转型升级之路。地区差异是否会影响以及将如何影响保险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要如何选择保险产业升级路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保险资源陷阱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区域保险产业的差异化进行分析,接着以云南省为案例,由点到面,有针对性地对区域保险产业升级路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以地区差异为基础,选择正确路径,有效避开"资源陷阱",才能实现区域保险产业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传统产业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明确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清洁生产与再制造、产业组织调整与产业集群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等途径以及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进行理论溯源,提炼出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国三次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即强化基础性创新研究,加大对行业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以及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涛  杨如雪 《技术经济》2022,41(2):1-14
基于1997—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时序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如何影响产业韧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高技术制造业韧性具有正向效应,且对冲击韧性的正向效应更强;从中介效应角度,产业升级在技术创新对产业韧性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存在技术创新通过推进产业升级,进而增强产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且对断裂韧性发挥的中介效应强于冲击韧性;从门槛效应角度,产业韧性能够做为门槛变量,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产业韧性的促进作用中发挥门槛效应,高产业韧性水平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产业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研究结论为高技术制造业增强产业韧性水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功完成这一过程,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关键是技术创新。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的加剧,如何尽快提高河北省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成为“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题。为此,本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影响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一、产业技术创新能…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新城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为了探讨新城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及突破方向,以厦门市集美区为案例,研究集美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集美区产业升级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技术创新能力弱等发展困境。未来集美区产业升级的重点在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及加强本地产业链的网络联系。  相似文献   

10.
楼小东 《经贸实践》2009,(10):11-11
一是以整合资金为契机,促进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2009年,省财政设立总额为5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下一步将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支持工业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家电下乡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出口面临严峻的局面,扩大内需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家电行业,通过"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将有效的帮组家电行业渡过危机,实现产品的升级和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文章将根据"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进程,分析"家电下乡"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在新经济环境下家电行业面临的挑战表现在高端产品市场缺乏竞争力、出口产品面临着技术壁垒的包围、专利许可费用使成本加大、利润走低。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的挑战,认为我国家电行业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并指出加快我国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步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度量我国技术创新程度,尤其是产业技术创新程度,对我国创新机制构建尤为重要。对技术创新供给面,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变量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进行因子分析;利用聚类统计方法,对我国产业创新程度进行聚类并给它们赋值。技术创新需求面以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为指标,将其作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权重,从而得到我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表明,2000—2006年我国产业创新指数不断增大,2007—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以后不断上升。影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供给面因素主要是产业研发人员和研发项目,需求面因素主要是出口的增加。为增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加大对创新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消费,从而从需求面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目标下的产业调整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战略选择,同时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潮流。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符合低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改造传统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并通过后者进一步促进技术的调整与升级,从而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卢翔  李晓培 《经济师》2009,(6):18-20
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互促的角度来看,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定位就是:在涉及到一般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模仿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模仿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在涉及到主导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原发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原发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在整体产业技术方面,中国要尽量缩小在原发性技术创新方面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为此.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应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在模仿性技术创新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原发性技术创新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规则的制定上。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升级是获取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公司治理由于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决定性作用而成为产业升级关键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于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互促的角度来看,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定住就是:在涉及到一般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模仿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模仿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在涉及到主导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原发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原发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在整体产业技术方面,中国要尽量缩小在原发性技术创新方面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为此,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应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在模仿性技术创新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原发性技术创新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规则的制定上。  相似文献   

18.
政府创新补贴是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自创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和重要着力点。将政府创新补贴引入国家自创区生产模型,推导政府创新补贴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影响国家自创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取2010-2020年21个国家自创区面板数据,构建兼顾时间与个体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创新补贴在技术创新强度的中介作用下对国家自创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促进国家自创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分区域来说,政府创新补贴显著促进东中西部国家自创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东部国家自创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中、西部国家自创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不显著;技术创新强度在政府创新补贴促进国家自创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基础,互补性资产又是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条件之一。将互补性资产作为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结合技术壁垒的特征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从中得出后发国家进行产业升级的4条不同路径,最后通过对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汽车产业、数字影音播放产业、服装产业的例证对比,发现技术壁垒的高低与各种互补性资产的获得性会影响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阐释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绿色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赋能的基础上,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及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地区产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自“十三五”规划以来该积极作用表现显著;在经济增长目标调节下,绿色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呈现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演化特征,即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约束更有利,过高的经济增长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绿色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红利;经济增长目标的调节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现阶段东部地区需采取比中、西部地区更宽松的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中低产业升级区相比高产业升级区应实施更严格的经济增长目标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