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被东部部分城市封杀之后,温州购房团又开始携资西进,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炒房热……  相似文献   

2.
头条     
不能再对“炒房行为”听之任之 《南方周末》3月18日 从1999年开始,温州炒房团成为推高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这支力量又在向中原、西北及东北挺进。据温州主管金融的官员估计,温州用  相似文献   

3.
孙郁婷 《新财经》2011,(10):50-52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温州、山西、内蒙古等民间“热钱”的投资重地,随着多地限购政策出台,炒房风险变高,民间资本尝试进入融资、创投领域。但本刊调查显示,似乎坚守房地产才是更多投资最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锐 《环球财经》2004,(5):74-75
然而,有钱的并不只是温州人,但为何比温州富有的城市没有出现如此规模、持续的购房团呢?这其实是温州本地市场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述 《新财经》2011,(11):80-81
曾几何时,因"炒房团"而名声鹊起的温州资本沦为"温州危机"。这很大程度上与利用高利贷炒房有关,愿赌就要服输,但这次温州破了戒。  相似文献   

6.
由温州一些民企联合出资组建的“温州炒团”在全国各地大行其道,在房地产行业掀起了一场极其猛烈的“圈地运动”。据综合媒体消息,温州炒房团仅在2003年到去年上半年,就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同时摆开炒房“擂台”,长三角、珠三角等凡是充满活力和具有潜在开发力的地方,几乎都有温州人的身影。江苏沭阳县的浙江商城,是温州人投资兴建的,总投资1个多亿,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4,(9):52-52
34岁的尹中立博士没有想到,轻轻点燃引信后,舆论对温州炒房团“轰击”的火力竞如此之猛。炒房没错,但动用1000多亿元资金(很多是贷款),转战南北,这就隐藏了重重危机。尹中立对于温州炒房团的理性批判,正是基于如上动因。北京晨报记者日前再次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04,(13):1-1
近年来.省内大中城市房价一路攀升,上涨速度相当惊人。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更是直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如义乌、湖州等城市的房价也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极度渲染着业界瞩目的“浙江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全球华人房地产门户搜房网组织的“首个赴美购房团”引起不小轰动。“首个赴美购房团”前往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波士顿、拉斯维加斯等多个城市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开放潮》2004,(4)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福州楼市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判断,一直被各种途径传播。 近日,福州某主流媒体一篇分析温州人之所以在福州炒房的报道,提出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州至福州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温州到福州只要3小时左右,这使温州人进入福州炒房由可能转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一全新的渠道参加房地产投资理财,其更深远的意义是完善房地产业链条,规范房地产市场,对“炒房”现象给予重击。他们正式发行“天津北信房地产业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相似文献   

12.
傅白水 《浙江经济》2004,(13):46-47
温州民间资本专注于在全国各地攻城掠地式的炒房,除了资本逐利的本性驱使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目前产业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对民间资本造成的困境所致。  相似文献   

13.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1,(21):33-33
最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是对我国金融体制弊端敲响的一记警钟。毕竟,民间借贷危机不仅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前几年炒煤、炒矿、炒房等风气盛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月息2—5个百分点,而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呈整体下行,加上房地产“双限”,煤矿实质上“国进民退”等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所投资的这些项目,实际回报可能远低于预期,危机规模化爆发的可能性已经放大,温州可能仅是开端。为此,加强防范、积极应对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刘成刚 《山东经济》2004,20(6):65-66
本文通过对比较垂直的房地产供需曲线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炒房的模型,推出了炒房者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应该制定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分析了炒房利润与房地产供需曲线的关系。最后分析了炒房的利弊,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     
579.4亿美元:外商在华淘金;37.63亿美元:境外热钱入沪炒房;59.89亿元:开发商疯狂抢地。  相似文献   

16.
提起温州,“炒”字当先。从“炒房”到“炒煤”。从“炒电”到“炒民间股”,“炒起来的经济”成就了日益雄厚的温州财团,据最新动向显示,温州财团已将目光投向改制中的北京国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从上海“中国经济的转轨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传出信息,有人根据近年温州经济发展速度回落情形,预言“温州模式”将往25-30年后消失!由于语出惊人.诱发不少媒体纷纷介入,笔者认为.“温州模式”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温州也总是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炒房团、炒煤团、炒电团,这些"团"都没有离开温州资金。然而,一个"炒"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社会对这些炒作资金的负面看法。在这些进行炒作的资金背后,温州资金占着中流砥柱般的地位。炒房团在上海大肆炒房时,上海房价在短时间内疯狂上涨,这不仅造成了普通居民对房价上涨的忧虑,更在经济学界激起了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随后宏观调控的雷霆手段直接针对房地产而来,一系列调控措施接连出台,最终使炒房团偃旗息鼓。到今天,炒房团留给上海地产的后遗症——退房潮成了许  相似文献   

19.
新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并轨” 上海内外销房并轨的政策有利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建立内外统一、更加开放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使实力雄厚的外资房地产商将更具优势,同时也为不少中小型的外资地产商提供了一次参与竞争的机会。 据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蔡育天局长透露,近几年,上海对土地供应量加强了控制,因此尽管外资开发  相似文献   

20.
3月17日.人民银行举起了利率的警示牌。提醒候车和己登车的乘客:购房地铁已经超载。对于现在已乘坐或即将乘坐购房地铁的工薪阶层和“炒房大户”来说,意味着“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