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记:建筑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一直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的话题,很多人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市场恶性竞争。其实,在恶性竞争之外,还有一个可怕的“漏斗”,即忽视对隐性成本的管理而给企业利润造成的流失,即便是如此,多数企业仍然对此“麻木不仁”。隐性成本影响的何止是经济效益所谓隐性成本,是指在项目部运作管理过程中,由于人文的因素,对员工的情绪产生直或间接影响,由于这种因素引发的负面效应,有形或无形地(更多地表现在无形)影响到施工经营的正常进行,造成效益流失。隐性成本包括忽视发现成本、周边环境成本、技术散发成本、员工心理成本等…  相似文献   

2.
谈隐性就业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在未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便在社会上从事其它有报酬的劳动就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隐性就业”。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克服重重困难谋求发展的时期,“隐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隐性就业,隐在何...  相似文献   

3.
“隐性下海”──不容忽视的漏洞黄关洲“隐性下海”,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工作之便私下从事所谓的第二职业。这实际上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公肥私行为。在我们一些企业中,确有个别吃里扒外者,他们搞“隐性下海’”,给企业带来的负效应至少有二:其一:严重挫伤在岗职工的...  相似文献   

4.
隐性广告是什么?隐性广告就是“不像广告的的广告”!是指采用公认的广告方式以外的手段,不是明确地广告产品却又能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的手段。很明显,所谓的“隐性”是针对显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以超前控制的思想推进车间班组管理创新,把班组管理的关口前移,由以往的班组“问题管理”向“状态管理”发展。追求班组管理的效果,使各班组的设备故障停机率、工艺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攀升。班组通过坚持“紧逼问题”的管理模式。本着“只有研究不到的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问题管理理念,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工艺、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加强整改,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以保证生产高效顺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测控装备传统的传帮带知识传承体系难以适应知识碎片化、人员流动化等新情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测控装备管理的隐性知识挖掘的方法。该方法将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应用到测控装备管理中,通过测控装备知识库的建立、隐性知识的获取及隐性知识的验证、结构化及知识库的维护及扩充等隐性知识挖掘流程的建立,有效改进测控装备的知识管理水平,提高测控装备知识传承效率。  相似文献   

7.
首要的是取得政策支持  实行“四到户”以后,我们执行的是由省物价局批准的到户电价,其电价结构虽然包括了低压线损、农电工工资、人身保险、设备维修费用等,但随着“四到户”管理的逐步推进,一些隐性问题逐渐暴露。如华北平原田间浅井较多,低压线路设备多,常常发生线路、设备丢失或损坏现象。这些损失由谁承担?如何承担?再如农民所用配电设备由供电企业负责,资金来源如何解决?还有就是一些鳏寡孤独老人长期交不起电费的问题(原来由村委会负担),若不让其用电,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若让其用电,费用如何解决?因此,建议有关…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产业链特性认识不清,产业链的研究总是处于夹缝之中,依附于产业或企业的研究。正如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一样,产业链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产业组织。它的结构也不是通常的产业纵向关联形式,而是类似“玻尔原子”结构式的企业关联状态。这种特性和结构就决定了产业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整合产业链,完成产业创新和实现产业价值。解决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产业链的“波粒二象性”来调控产业链间的企业关系,促进产业链条的优化。特别是在企业之间形成“量子纠缠”.推动“量子跃迁”。“量子纠缠”是为了无形“隐性知识”在产业链条中的“隐性传输”.“量子跃迁”是为了有形“中间产品”在产业链条间的“显性传输”。  相似文献   

9.
随着奥运倒计时越来越近,围绕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营销大战也是一触即发。因此,不少商家借着“为奥运加油”、“唱响北京奥运”之类的旗号大打奥运营销牌。然而,这种未经奥组委授权的隐性营销行为,却使许多消费者难以辨清谁才是真正的奥运赞助商。试想一下,奥运赞助商的一掷千金,换来的却是隐性营销的不劳而获,这怎是“委屈”二字了得?  相似文献   

10.
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浪费是一种“隐性浪费”,相比施工现场中材料的浪费更容易被忽略。我们应该不断用新的管理思想去冲击旧的思维模式,有的放矢地避免这些浪费。  相似文献   

11.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要先搞清房屋权属关系,谨防“半路程咬金”。但我国的家庭习惯于只将一方作为房屋的权利主体加以登记,未登记在权属证明上的共有人称为“隐性共有人”。在房屋买卖的情形下,隐性共有人的权益往往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杭之 《中国石化》2006,(12):27-28
“博弈”一词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它就是“游戏”的意思,指对阵双方的一种态势。含有冲突、对抗、谋略、智慧的意思。由于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用作自己对付潜在竞争对手、下级对付上级、弱者对付强者的一种不公开对抗手段,也被称作“隐性博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登记失业人员与企业下岗职工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名为失业人员或下岗职工.实际上正在从事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有收入的劳动。这部分人实质上已实现了再就业.但在统计和法律关系上只反映为“下岗待工”。劳动就业部门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就业现象。在当前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隐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谈论的热点.再就业工程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刘刚 《化工管理》2006,(8):76-78
隐性知识具有较好的隔离性,但却往往难于传播,如何打破知识管理的这种“囚徒困境”呢?  相似文献   

15.
管理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规则和秩序问题的重要性和人们面临的其他社会问题一样,探求已经存在于管理现象背后的起指导作用的各种规则和制度的痕迹。特别是隐藏在显性规则背后不为管理实践者所觉察的、而又实际支配着其行为和价值观判断的隐性规则,并探询如何规避这种隐性规则对管理活动的干扰,从而在规则演化过程中对规则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规则存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终极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基于合理的管理层级之中并维持管理组织正常运转的一整套规则。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和损失,从而全面提高组织管理的绩效。本文从规则的一般意义作为研究的起点。进而将一般意义的规则概念拓展延伸至管理活动中,就管理中的规则特别是管理中的所谓非正式规则——潜规则概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析隐性就业     
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在现行登记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她)们名为失业或下岗,实际上正在从事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有收入的劳动。这部分人实质上已实现了再就业,但在统计和法律关系上只反映为“下岗待工”。劳动、就业部门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就业现象。在当前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隐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谈论的热点,再就业工程的难点。隐性就业,“爱你没商量”下岗职工的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一无所长,有的技能出众,有的甚至是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但在下岗后,他(她)们的选择却惊人的相似———隐性就业。据报载,徐州…  相似文献   

17.
纵观管理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提出都有赖于管理者或管理思想家对人性的不同假设。“经济人”的假设与古典管理理论、“社会人”的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复杂人”的假设与权变理论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决策也同样包含着他们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人性问题可以说是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社会还是食业,总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持续前进。当前,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践行以“解放思想、解剖根源、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三解”工作思路,是行之有效的问题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9.
利害关系者是一个与股东相关的概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着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股东身上,还应关注利害关系者的利益。他们包括经营者与企业员工、用户、供应商、债权人、竞争者、政府和其他利害关系者。企业在了解自身的内部实力的同时,还要对各种外部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企业战略的隐性机制是从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内在实质,而显性机制的作用是企业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企业隐性机制失去作用,企业陷入危机。因此,企业只有从隐性机制逐步过渡到显性机制,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足,并得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中形成的“高就业、低工资”劳动用工模式已暴露出来种种弊端,这种充分就业的假象下实际存在着大量的因人设岗、人浮于事等隐性失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减员增效,改革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