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农村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村义务教育在可得性和可及性上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农村儿童上学困难、辍学、投入不足和农村教育质量差等方面。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发展有长期影响。从长远看,需要采取三个方面措施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是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二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三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家庭的教育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了重大调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日前发出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强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据悉,在过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乡镇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由于许多地方乡镇财力有限,难以支撑义务教育发展;教师队伍的编制、资格难以实行有效管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教育资源难以统筹安排,办学效益得不到提高。实行“以县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分担体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制度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在成本分担体制方面仍不合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府分担比例偏低,各级政府间分担比例失衡;农村义务教育融资制度中农民分担比例过高,农民不堪重负;农村义务教育融资中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模糊;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融资制度难以担当义务教育融资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李晓多 《农业经济》2005,(11):13-14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当前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作为公共产品的农村义务教育,最为根本的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充足的教育投资,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其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连续性、稳定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投资主体作用就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满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指示和国务院2014年3月14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促各地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要求,印发《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所在。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教育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居民农业和非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建立了一个测算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模型,从实证角度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至少会增加6.5%;继续教育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居民长期保持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3.如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稳定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必须相应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过去的乡政府和当地农民集资办学,改为由县级政府举办和管理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并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对教师管理和教师工资发放的统筹职能,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县,由县级财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省级政府要参照改革前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公用经费,核定本地区标准和定额,扣除学校适当收取的杂费,其余部…  相似文献   

9.
泸西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我县农村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近年来,泸西县财政局对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农村教育集资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农村教育集资应根据当地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坚持依法、自愿、量力、专款专用的原则。农村教育集资应专项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用于非义务教育机构,或者发放教职工工资、奖金福利以及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其他方面的办学条件;不得充抵教育财政拨款和农村教育费附加;不得平调。《办法》规定,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符合当地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和学校的合理布局,现有学校校舍确属危房或者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税费改革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以乡镇为主”过渡到“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还是初步的、不稳固的,这一体制还需完善。从产品属性来看,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住公共产品,无论从产品属性上还是从纳税人的权利上,其生产应由政府承担。因此,要以当前的税费改革为契机,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调整投入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集资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教育集资活动,保障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教育集资是指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为兴办农村教育事业,实现义务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3.
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8月11日发布消息,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中央财政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亿元,增长了3.2%。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改革目标: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是逐步实行义务教育由老百姓埋单,改为由政府埋单。政府每年将为义务教育支付多少费用?不同区域的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如何确定?在不同地区维持义务教育运转经费区别有多大?为研究这些问题,分析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状况,本文结合江苏省小学和初中的情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债务缠身、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都与教育经费短缺有关,解决义务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就成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以及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开拓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筹措渠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