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善明  黄敏 《现代商业》2011,(21):70-71
征地补偿问题是征地利益矛盾中的焦点问题。论文通过成渝两地调研,对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民对于征地补偿制度的满意度与农民的家庭收入状况直接挂钩。因此,要缓解征地利益矛盾,需要探索土地征用补偿的多种模式,使补偿能在最大程度上与失地农民的收入产生持续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专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集体土地征地开发问题。首先,阐释城市化的内涵、外延和必要性,思考集体土地征地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其次,运用调查研究和资料采集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集体土地征地开发执法中的矛盾和问题;最后探究其原因,并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集体土地征地开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征地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提速,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因素之一。征地补偿标准问题往往是导致这一冲突的主要诱因,如何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制度,缓解失地农民面临的生活困境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房屋征收和征地拆迁工作是城市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前期性工作,涉及到广大被征收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单靠物质手段和行政干预是不行的,必须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被征地拆迁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赵妍 《中国电子商务》2013,(16):228-228
征地拆迁工作已经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经常性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日益成为基层各种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乱搭乱建、套取补偿款、宣传动员不到位、补偿标准不一等。认真研究解决征地拆迁中的问题,对于化解社会基层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提速,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因素之一。征地补偿标准问题往往是导致这一冲突的主要诱因,如何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制度,缓解失地农民面临的生活困境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茨隆 《中国市场》2013,(44):70-71
征地拆迁服务市场管理的规范与完善是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确保拆迁补偿公平性、拆迁过程合法性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深圳市征地拆迁市场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具体包括:法律管理规范的缺乏、拆迁服务机构行为制度的不健全、违法拆迁行为、拆迁服务结果争议处理机制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现有情况看,我国征地的制度还不完善,农民与国家存在很多矛盾。征地制度是调和国家与民众利益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认真研究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处理土地纠纷方面,应把民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拆迁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国无不对此进行严格立法,以求公平合理,减少社会矛盾。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由于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色彩浓厚,忽视权利的保护,导致拆迁权滥用,补偿标准太低,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本文对征地补偿关系进行法律分析,以求对权利保障型的征地补偿制度的建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已经相当滞后,各地因征地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征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征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文试图利用经典经济原理来解读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 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荣材 《商业研究》2006,(18):149-155
探讨对当前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模式,学者们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的缺陷出发,提出了各种改革主张,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三者并存土地混合所有制或复合所有制;保留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约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享有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不仅所有权得不到尊重、使用权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土地的主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土地权益也得不到合理补偿,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探索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缓解社会矛盾,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必须创新。从尊重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思路出发,对广大农村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从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思路出发,变土地管理法主要是约束农民集体行为为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才是最终之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佳 《商业研究》2005,(4):165-169
在偏重公平价值的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任何追求效率的具体法律安排均无法避免与之发生内在冲突;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悖论、主体悖论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悖论都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从实证的角度改革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配置,化解现存悖论;改革只能以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刘恒科 《商业研究》2020,(4):139-145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体不得参与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加剧集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和家庭承包经营的低效率。从集体所有权的成员受益权能有效实现的视角出发,需要更新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确认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公平分享集体土地利益而行使的农地利益调节权,以及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共享集体公共服务利益而行使的必要收益权。  相似文献   

16.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财产权,但由于其主体的概念内涵不清、运行中的缺位和利益虚化,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在实践中未能发挥预期的功能。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应以民事主体的理念对其改进和建构,使其概念内涵明晰,并设计其获取土地所有权利益的法律方式,以引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走出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7.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准确定性是改革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切入点。既有的定性都不具有法理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只有大胆借鉴英美法系的联合所有制度,重构大陆法系的共有形式,才能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予以准确定性。新的共有形式——集合共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集合共有规则来解释和处理榘体土地所有权,既待合学理和逻辑的要求,更贴近中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南方集体林地产权改革的实践,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和相关理论分析征收林地使用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林地使用费的征收能够激励农户增加投入,促进林业生产。林地使用费作为明晰林地资源产权的一个保障,改变了林地资源产权权益人之间的收益预期,激励林地资源所有权人保护林地资源和林地资源使用权人提高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完善征地补偿安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征地补偿安置模式各有利弊,单一的补偿安置模式并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安置需求。因此,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建立失地农民长效保障机制,实现补偿安置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金玉 《财贸研究》2008,19(1):56-60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内,对我国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保障,是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依据。但在我国理论界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存在行政合同说、民事合同说和经济合同说的分歧,这种状况在司法实践中已经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应当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性质进行界定,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设计,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