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会计信息作为投资者决策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其真实性要求是不言而喻的.但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但不能有助于决策,反而会误导投资者,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是资本市场的难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解决会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代理问题;二是解决会计报告审计环节的代理问题;最后从监管的角度出发,还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的引导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立,管理会计将从基于会计的管理转向基于管理的会计(张先治,2009)。本文对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首先从会计相关性对管理会计报告的需求出发,界定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对现有成果的评论式回顾,关注现有研究不足;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应用我国沪深两市五家上市银行1999-2004年定期会计报告及相关市场数据,从交易量和股价反应两个角度检验了我国上市银行定期会计报告所披露信息的有用性.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的交易量在会计信息披露前后有较大增加,而股票超额回报对意外盈余信息没有明显反应.  相似文献   

4.
独立审计及其信息产品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私有品”,应遵循市场原则来实现“优质优价”的供应状态。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虽然具有“公共品”的一些特征,但不过是基于私有产权的“私有品”外溢的“副产品”,因而也应在整体上参照市场原则来供应,即由真正需要独立审计及其高质量信息产品的委托人来付费,或由上市公司代为付费,而不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与之“合谋”的大股东来“专断地”控制对独立审计及其信息产品质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经济性特征,这使得审计服务市场价格不反映实际价值,价格不能弥补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产生差异,作为"经济人"的注册会计师会选择为提高审计收益而降低审计成本,造成审计质量缺失,即出现了审计服务市场失灵。要矫正审计服务市场失灵,一方面加强审计行业政府监管,另一方面要提供注册会计师守法的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6.
一、评价审计产品价值的基本视角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事业进步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将审计工作视为一种劳动创造,那么审计成果则是一种特定的"产品".审计机关的责任,就是在履行法定职责的过程中,认真研判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切实需求,致力于开展对改革发展稳定最有利、最有效的工作,提供具有更高使用价值的审计产品.当然,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审计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产品的典型特征,进而形成了评判其价值优劣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在编制、使用、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这是造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应该尽快修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其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8.
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会计改革和发展的两大动力。目前,军事会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军事会计报告滞后于会计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完善会计报告网络化呈报方式,健全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构成,提高会计报告相关性,细化军事会议报告附注信息等方式对军事会计报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会计改革和发展的两大动力。目前,军事会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军事会计报告滞后于会计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完善会计报告网络化呈报方式,健全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构成,提高会计报告相关性,细化军事会议报告附注信息等方式对军事会计报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刘慧芬 《新智慧》2005,(10):70-70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委托方与被审计单位合二为一;②被审计单位自己付费审计自己;⑧审计人员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催生审计产品交易商业化。笔认为,为了改善审计委托关系,扭转审计市场的消费导向,应该在审计关系中加入第四方——公共审计服务中心。在实践中,可在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及财政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公共审计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会计报告披露是一项关系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具体工作。披露工作做不好,不但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弱化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还会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上市公司会计报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1.披露次数太少。按《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其中期会计报告和年度会计报告。上市公司一年之内只披露两次会计报告,明显太少。首先,不能有效满足股票投资者依据会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与其股票价格正相关,股票投资者在作出买入、持有、卖出决策或者在持有期间作出加筹和止损决策时,上市公司的最新业绩显得至关重要。一年两次会计报告披露对于渴望及时了解上市公司业绩信息的投资者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其次,弱化了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采取“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方式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报告作出反应,实际上是行使其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权。适当增加上市公司会计报告披露的次数,能有效地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最后,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产生消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成熟的证券市场已是...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企业的成功创立,一般应具有人才、产品(含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几大要素。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均会导致它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沈艳  王建峰 《新智慧》2004,(10B):58-59
在不对称信息市场上,买主根据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判断单个产品的质量水平,则商品以反映买主所信任的平均质量水平的价格达成交易,于是,该价格在确认买主对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看法之前会得到不断地调整,交易的结果会产生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审计视角的企业商誉价值计量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把企业商誉视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把企业商誉认定为是与企业总体相联系的无形资源.而不是无形资产.以审计视角结合该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商誉的价值计量与处理,采用公允的评估方式,设置相关资产备抵账户.做出多层次财务报告,完备会计信息制度,切实帮助决策者较好地使用其会计报告和信息,是维护企业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会计报告的盈余信息(每股收益)是判断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具有相同盈余数字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或股票收益率)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进行分析时除了关注盈余信息之外,还应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基本面信息。通过分析基本面信息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可以考察基本面信息在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面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盈余质量,而依据基本面信息构建的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Q)可以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企业的成功创立,一般应具有人才、产品(含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几大要素。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均会导致它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豆花串串香是一种新型美味豆制品,又叫脆豆腐。其色泽金黄,口味筋道,越嚼越香,营养丰富,产品已在市场出现火爆的热卖现象。生产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投资少,见效快。设备及工具投入与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产品功能与定位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产品从诞生起就具有"双刃剑"的功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一个传播风险和放大风险的角色,金融衍生产品规膜的无限膨胀是造成全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占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总额59%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一半在美国,其资本市场市值达300多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5倍.这告诉我们,保持适度的金融衍生产品规模,对其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作用,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现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以描述为 STP营销 ,即细分市场 (segmenting)、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和定位 (positioning )。这是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 ,最终目的是把公司的品牌产品深深地打入消费者的记忆 ,打动目标消费者的心 ,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掏钱购买产品。品牌定位虽有大量研究 ,但如何确切地加以表述 ,目前尚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关键是攻心 ,也有人认为产品独特的差异性才是关键。本文试图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品牌。二、品牌定位的基础 :市场细分市场由购买者组成 ,购买者在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又各不相同。他们在各自的需求、购买力、…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的出现为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需求,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基于对传统财务会计报告改革与发展的回顾,和对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完善财务会计报告需要实施全面收益报告,拓展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会计报告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