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审计》2001,(1):39-39
编辑同志 :在对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发现 ,很多审计人员把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混淆 ,致使档案中底稿不全或证据不全。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如何区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读者小刘小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四条规定 :“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  相似文献   

2.
审计署6号令重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规范要求,审计工作底稿的表现形式又分为审计工作底稿(通用)和审计工作底稿(代取证单)两种,虽然这几年审计人员对6号令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贯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工作底稿(代取证单)的区别和用法上还存在误区,就此,笔者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过程、集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重要资料,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确认审计工作达到本审计组的工作标准、消除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中可能存在偏见、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听在。2000年8月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2号令《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第十二条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4.
权静 《陕西审计》2005,(3):28-28
注册会计师实施外勤审计工作.并最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果:是审计证据的汇总、整理和加工.并最终作为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在实务中突出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一场审计风暴震动了全国,审计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新时期下如何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如何构建新型的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关系,如何杜绝“屡审屡犯”的现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工作实践,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思维方式决定审计成败,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对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审计日记能够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分清和追究审计责任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强,对审计日记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审计日记是一项多余的工作,只能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对审计结果没有直接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中防范风险、分清和追究责任的工作不容乐观。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且无具体的检查措施,造成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审计过程的记录。审计中有的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才编制底稿,没有查出问题则不编制底稿,这样的审计工作底稿很难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全部审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审计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工作失误的有效途径。通过复核可以对审计组是否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是否按审计方案要求的工作内容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可以促使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复核人员的复核工作,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要求审计人员及时进行补正。这样就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认定的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各项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等进行复核,确保审计机关所做结论是建立在有审计证据的事实基础上,以及所作的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这就可以避免因审计工作差错或结论错误而对审计机关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4月12日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规定(以下简称“准则”),并规定“准则”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笔者认为:“准则”的可操作性仍嫌不足。“准则”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未能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内部审计人员依据什么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应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哪些主要内容、如何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如何编制审计计划、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应该运用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应该如何收…  相似文献   

9.
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署令第2号)第13条的有关规定,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重要性原则,在此笔者谈点浅见。一、重要性原则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要性概念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人员要对重要性进行界定,作出初步判断,并将重要性价值分配于各个项目,以此作为各个项目允许出现差错的最高额度;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在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是每个审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昕 《当代审计》2000,(4):25-25
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事业的权威性、可信性、审计执法水平及其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应全面贯彻执行审计署2000年1月28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贯彻好这一新实施的审计基本准则,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审计人员执行基本准则的自觉性 审计基本准则对全面做好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着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审计基本准则对审计应遵循的程序步骤、时间顺序都作了严格规定。实施这部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就要加强规范化建设,严…  相似文献   

12.
辛旭  郝晓雁 《四川会计》2003,(10):39-40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发表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报告,并导致必须承担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其与国家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风险一样,也具有客观性、潜在性、可控性及可转嫁性等特征。内审风险内容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其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但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可以采取以下八项对策防范和化解内部审计风险。对策一:树立风险意识,合理评估风险水平所谓风险意识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如何进行,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内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因承办财务签字而被告赔偿是家常便饭。赔偿金额逐年上升的结果,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保险公司都感到吃不消。近年美国安然公司倒闭,牵涉出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做虚假验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件,给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在我国,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层出不穷。我国的国家审计中也出现了几起审计失败的案例。这些情况都说明,审计风险在逼近着我们。李金华审计长在《对20年来审计工作的思考》一文中多次提到审计人员要警惕审计风险,并且要下大力气进行审计规范,目的之一就是防范审计风险。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创新以及对我们审计工作要求的提高,对审计风险的加强防范必然是以后审计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借鉴了海外防范审计风险的一些成功做法,结合国家审计工作实际,就如何在国家审计中规避审计风险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了国家审计机关对于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作用。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说明国家审计指导监督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向四川省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审计人员分别发放问卷,对国家审计指导监督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态度、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具体情况、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建议和意见等。最后针对问卷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提出了国家审计指导监督内部审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收集审计证据是实施审计中最基础的业务工作,正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合理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业务技能。由于受多年习惯做法的影响,加上对审计规范的理解不够到位,当前不重视收集原始审计证据的现象比较普遍。审计人员习惯于采用编制审计证明材料(取证类底稿,下同)替代原始审计证据取证的做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能正确处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关系的情况:一种是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混为一体。如有的审计工作底稿重复审计证明材料的内容,有的仍沿用过去的审计工作记录,既作审计工作底…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审计法》出台以来,为了规范政府审计工作,明确审计责任,保证审计质量,已颁布或修改后重新颁布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准则17项,并且在今后几年内还将颁布出台新的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颁布不仅对指导政府审计工作,约束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而且也在规避审计风险方面起到了法律保护措施的作用。但从几年来建设项目审计实践来看,感到审计准则的种类、数量过多,  相似文献   

17.
审计档案管理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明确了审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为加强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为方便广大审计人员落实“边审计、边立卷”、“审结卷成”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笔者对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供审计人员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审计技术和手段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近年来的审计工作中,广大审计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李金华审计长所指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了解信息技术,也将失去指挥资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鉴于此,我局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审计工作的特点,在医疗、财务等不同的审计项目中开展了计算机审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我们结合审计过程中的实际,对计算机审计中的审前调查、数据采集与数据整理、分析等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万国宁 《甘肃审计》2003,(12):43-4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完善与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不可缺少的工具。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制审计计划,将审计工作底稿合成审计报告,进行审计分析,查询相关法规条例,分析审计资料等笔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对计算饥在审计业务管理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河北审计》2001,(2):33-33
问 :审计署1、2号令对审计的一些工作环节 ,规定了具体的审计时限 ,能否将这些时限要求集中列出来 ,以便于我们审计人员掌握。答 :审计时限是贯穿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体现审计规范化、法制化程度的重要内容 ,是依法审计的重要标志 ,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2000年审计署颁布的1、2号令 ,根据《审计法》、《行政复议法》等有关法规 ,结合近几年执行审计规范的实践经验 ,对审计工作的工作程序 ,主要明确了以下具体审计时限。一、审计作业时限要求 :(一)提前3天送达审计通知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 :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