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经营性借贷的实现状况与商业发展有直接关系。明代商业经营性借贷的文献资料十分少见,而话本小说中关于商人活动的描写堪为这方面史料的补益,对于认识和理解明代商业经营性借贷的渠道、形式和与生息资本的互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在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不仅数量大,内容也极为丰富。在拟话本公案叙事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是在叙事中加入"梦",情节的发展都因"梦"而展,因"梦"而转。"二拍"中公案小说共有25篇,其中涉及梦的就有6篇。就表现形式而言,这些梦主要有顺叙、插叙、倒叙三种形式,在小说中分别起到了预示、提示、解释等作用。这些梦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丰富了话本小说的叙事艺术,而且往往作为破案的直接证据,体现了民众对法律另类的解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清代时,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产生了侠义公案小说,并发展达到了繁荣。尽管文学史上多认为侠义公案小说“文意具拙”,但作为一种文学类型,能够形成发展并达到繁荣,必有其合理性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基础,同时又和读者大众的接受心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叶净能诗》作为一篇宗教文学话本,是道教徒利用民间说话艺术形式进行宗教宣传及宗教神话人物的宣传的作品,与史书上所记载的叶净能并没有对等关系。《叶净能诗》把初唐到盛唐百余年间的一些著名道士的奇闻轶事都“捏合”在道士叶净能的身上,集中表现他的奇术异能。本文试图通过对《叶净能诗》进行分析,窥探早期白话小说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我国小说经历了寻根小说至新写实小说的演变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繁荣和一次转折,但同时也暴露出新写实小说所谓"情感的零度"的偏颇.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恐怖小说创作而闻名于世,并将神秘与恐怖的文学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先驱""现代心理小说的开拓者"等。本文以《厄舍屋的倒塌》《黑猫》《泄密之心》《红死病的假面具》等小说为例,探究了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了影响爱伦·坡恐怖小说创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代小说作的传播意图有力地影响了近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受众选择的变化使人们重视小说,从而促成小说的繁荣。“新民”的企求,使通俗小说、翻译小说得到空前发展。近代小说种类的更迭与作家的传播意图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就《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伍尔夫对现实的不确定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挑战传统以及寻求现代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探索而言,可以说,《墙上的斑点》具有元小说的性质和特点,伍尔夫在此小说中探讨了现代小说该写什么并怎么写等小说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明清两代以济公其有为素材的小说为数甚多。内中不同的济公形象为我们思索这一系列小说的原生状态-相关的宋元话本提供了可能,济公形象的不断演进与时代风气,创作者及接受者审美趣味的转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绣像小说》是晚清刊行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一种小说杂志。本文通过介绍评述它的创刊情况、创作背景、办刊宗旨、小说特点以及期刊销售情况等,本真地再现了晚清小说变革的原始风貌。  相似文献   

12.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才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有了较高的地位。但是,从文学发展史来分析,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则应上溯到宋代,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文学,形象地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两宋是我国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马玉琛,男,汉族,西安高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1956年9月11日生,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长期在高校从事小说创作方法研究和教学,并积极进行小说创作实践。先后于《十月》《萌芽》《延河》《南方周末》《文艺争鸣》《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论文百余篇。长篇小说《风来水来》(1999年,陕西旅游出版社)获陕西作协首届吉元文学奖。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呐喊》、《彷徨》两集中所体现的主要创作艺术在《祝福》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诸如简洁而传神的肖像描写、画眼睛以显示人物的灵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重复的艺术手法、“看/被看”的情节结构模式等鲁迅小说典型的创作艺术在《祝福》中都有体现。《祝福》可以作为考察鲁迅小说创作艺术的一个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5.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媒妁群像,她们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媒妁群像是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发展流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类。她们不但具有传统民俗中媒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沾染了明代商品社会特殊的烙印。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民俗媒妁现象的历史流变中,来探讨《金瓶梅》中出现的各类媒妁形像。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小说理论源于自己的创作实践、翻译借鉴及其特定社会转型时期的需求,其“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具有创新性、预判性和划时代的指导意义,促进了近、现代政治小说的创作、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与政治革新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的创作理论、文法等等问题,成就斐然,贡献卓越。对于他的文法观历来争议很大,因而对釜圣叹关于《水浒传》中文法的含义,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的文法观以及对此存在的误解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界小说创作的繁荣,近二十年商界小说创作队伍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各类作者的创作各有特点,各具优势和不足,因此加强各类作者的合作,扬长避短,是商界小说创作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康拉德小说的悲剧性以及悲剧韵味一直以来是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康拉德海洋小说后认为:悲剧性并不是这些作品的唯一标签。本文以康拉德海洋作品中的代表作:《"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影阴线》为例深入剖析乐观主义这一主题以及小说作者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也要看到,鲁迅的狭邪小说观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等问题的论述都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