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审计是当代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我国审计事业经过20年发展之后,进入由财务审计为主转向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的转型过渡期。2003年7月,审计署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2001年2月,深圳在《宪法》、审计法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框架内,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形成了深圳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体现绩效审计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吕莹颖 《活力》2023,(14):16-18
本文主要对新时期政府财务审计工作内容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案例等方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工作业务处理、政府财务审计工作效率、财务审计工作重点、财务收支与财务绩效审计、财务审计工作评价标准体系、审计结果披露内容和数量等内容,规范审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工作内容,在保持高标准的同时提升政府财务工作质量,为之后财务工作的优化升级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绩效审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行政事业审计,必须转变审计观念,把握目标定位,拓宽审计思路,明确审计重点,使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转变审计观念拓宽审计思路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  相似文献   

5.
柏蓉 《宁夏审计》2006,(4):30-31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一定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审计评估,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活动。它在审计目的、内容、职能和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内容上主要体现了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范围,拓宽了审计领域。而且在财务审计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一体化和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和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缋效审计”的“一条龙”审计模式顺应了这一要求。在审计过程中,信息系统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提供方向性指引.从而达到全面审计的目的。下面结合某县级医院的审计工作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中国审计人的视野,并着手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践,与传统财政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对受托经济责任更深层次的考核方式,其审计的内容与发挥作用的机理上都具有全新的改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方法在政府投资项目领域的应用远不及在财政、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领域广泛。本文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深圳主体育场、馆项目为例,试图对风险导向理论上进行丰富及实践上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绩效审计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行其道,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荷兰、瑞典等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在我国,绩效审计相对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还是一项新生事物。依据科学发展观,任何新生事件都有它发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是在财政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程度,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发挥审计监督政府财政行为是否遵循预设目标、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和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利益,使财政行为和政府财政活动情况更加透明,并据此来追究有关财政行为的过失和差错,创造良好财政运行环境。开展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审计署新的五年规划中对今后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探索绩效审计的方法和方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过去没有把效益审计作为审计的一种类型独立开展,但是目前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需要,审计部门应通过对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深入分析,揭露一些影响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审计工作的重点应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移到以效益审计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刘娟 《宁夏审计》2010,(3):14-16
今年5月份,社保处在组织实施的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紧紧围绕年初厅党组提出的“深化绩效审计年”活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实施条例》、《宁夏绩效审计办法》和《宁夏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监督条例》,将绩效审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末,不拘泥于财政财务流程的框架内,  相似文献   

13.
完善绩效审计制度 促进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而产生的,同时对审计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促使国家审计更主动地加大绩效审计比重,而逐步实现以合法合规审计即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以绩效审计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4.
崔振龙 《审计文汇》2005,(12):38-39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中国审计人的视野,并着手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践。与传统财政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对受托经济责任更深层次的考核方式,其审计的内容与发挥作用的机理上都具有全新的改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孙涌 《审计月刊》2007,(2):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但从实际工作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对政府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有效性的监督远未履行到住。本文就我国审计的现状,分析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并提出审计机关在今后如何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过渡的粗浅设想。  相似文献   

16.
黎莹 《中国审计》2005,(1):33-33
开展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是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绩效审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审计事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审计署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7.
国宇 《审计月刊》2004,(10):11-11
效益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效益审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笔者认为,效益审计或绩效审计,实质上就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对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所作出的客观评价。效益审计除了具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本特性外,其涵义至少还应包括如下要点:  相似文献   

18.
绩效审计,又称“综合审计”、“全面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机构和人员对政府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资源使用效益及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审计活动。由于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所以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可划分为以下两部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公共工程及各项基金的机构和部门;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部门、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自1983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以来,政府审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打击贪污腐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我国政府审计目前仍只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还相差较远,因此,深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石小祥 《中国审计》2006,(G00):24-25
绩效审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绩效审计进行过程中除了采取传统财务审计所运用的审阅法、核对法、盘存法、调整法等一般技术方法外,还要必然更多地采用概率论、规划论、排队论、网络技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统计学等科学中的一些专门方法。从原则上说,凡是有利于绩效审计开展的方法都应归入绩效审计方法,这些方法整体构成了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参见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也称为“三E审计”或“效益审计”。自1983年我国成立审计机关以来,尽管审计学界对绩效审计进行了一些较深入的研究,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以开展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在一些重点领域结合其它审计举措开展了绩效审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在明确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指出,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本结合自己在审计部门工作的实践,就政府职能转变后的政府绩效审计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