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观点     
3G 近来再次成为争论焦点,各种观点再度重新组合,“胡阚之争”最具代表性。阚凯力认为,中国3G 决策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发牌照的时间,而在于中国是否需要3G。联通的 CDMA1X 已经开通了几乎所有“准3G”业务,但需求小,网络空闲严重。这充分证明目前3G 业务在中国没有市场。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耗费巨额投资的3G 运营必将导致长期亏损。胡鞍钢则认为:首先,3G 市场开放得越早,开放得越充分,它创造的就业规模就越大;第二,3G 市场开放,可以结束中国电  相似文献   

2.
议程观点     
3G近来再次成为争论焦点,各种观点再度重新组合,“胡阚之争”最具代表性。阚凯力认为,中国3G决策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发牌照的时间,而在于中国是否需要3G。联通的CDMA1X已经开通了几乎所有“准3G”业务,但需求小,网络空闲严重。这充分证明日前3G业务在中国没有市场。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耗费巨额投资的3G运营必将导致长期亏损。胡鞍钢则认为:首先,3G市场开放得越早,开放得越充分,它创造的就业规模就越大;第二,3G市场开放,可以结束中国电信业“国家俘获”的状态,由市场直接选择技术,使消费者、生产者、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普遍受益;第三,3G市场不只是中国自己的市场,还应在全球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电信重组后,3G将为中国通信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业务也将随3G运营拥有新的市场发展机会,本文探讨了3G时代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业务的运营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中国3G市场运管实际,分析了3G市场的组成,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和静态博弈相结合的3G市场份额博弈模型,并将号码可携带因素作为模型一个参数,计算得出了三家运营商3G市场份额.最后运用计算结果提出了政府及运营企业的3G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谈国内电信运营商的3G营销渠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3G牌照的获得,中国移动通信市场重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渠道竞争时代。电信业的资产重组和各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速度的加快,为3G市场的规模化营销建立了竞争基础。新3G市场的营销渠道建设是3G发展初期市场份额占据的重要手段,充分结合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建设具有竞争力水平营销渠道是3G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校园市场历来是三家通信服务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原因是随着3G用户的规模化发展,学生群体作为3G消费市场的“潜力军”和3G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愈发受到运营商的重视,抢占学生市场就意味着抢占“3G未来”已成共识.因此,运营商都在围绕校园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意图抢滩青少年市场.2013年的校园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发展3G学生用户.但是想要虏获学生用户的“芳心”,光靠单纯的价格战等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建立差异化优势.如何让学生用户体会3G、了解3G成为运营商能否取胜的关键.海南电信需要在明确分析自身品牌发展的优劣势,区别于其他两家运营商,整合优质网络、丰富应用业务、多元化的定制智能终端等优势,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体验营销”策略,才有可能抓住学生用户的“心”,在现有激烈的竞争中扬长避短,三分天下有其一.本文就是通过通过营销现状的分析,对校园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再设计.  相似文献   

7.
赛迪 《电子商务》2009,(6):26-26
<正>年初中国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通信开始迈入全新的3G时代。3G的亮点在于移动数据和增值业务,将使通信产业链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3G网络的运营,运营商将系统化地推广3G差异型及特色业务的发展,符合市场发展及消费需  相似文献   

8.
3G通信市场的差异化营销及价格竞争策略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第三次重组改革,3G业务运营方案、竞争战略能否促成有效竞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博弈论理论对3G通信市场的价格和差异化运营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当三家企业同时进行决策时,实施最大差异化战略是最优策略,此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收益最大,且价格竞争被弱化.目前3G业务仍处于生命周期的引入期阶段,提供的业务种类和功能有限,差异化程度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陈力  周洪成 《商场现代化》2007,(19):331-333
3G的到来将为电信市场注入一剂兴奋散。构建高效的3G价值链又是3G成功实施的突破口,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潜在价值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贯穿于整个3G价值链的管理之中。据此,本文探讨以整合3G价值链为视角,运营CRM方法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6日,诺基亚“完全移动生活”大会上,诺基亚中国投资公司总裁何庆源指出:“3G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早在6个月前,何庆源就在成都强调:“中国3G牌照发放应该开始读秒。”赛迪咨询通信分析师徐晓欣向《商务周刊》指出,何庆源这样表述的原因在于,诺基亚围绕3G所进行的调整,已经跨越了技术壁垒,从预热的3G市场中获得了确实的商业价值。诺基亚已经占据全球20%的WCDMA终端市场,2005年在亚太区以接近60%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3G中国上路     
《商务周刊》2009,(3):77-77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这一消息虽然刺激了市场的各种反应,但相对而言,3G给电信市场和运营商带来的影响仍然是无法确定的,特别是以欧洲的经验来看,3G运营并不能算做成功。  相似文献   

12.
陈力  周洪成 《商场现代化》2007,(7S):331-333
3G的到来将为电信市场注入一剂兴奋散。构建高效的3G价值链又是3G成功实施的突破口,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潜在价值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贯穿于整个3G价值链的管理之中。据此,本文探讨以整合3G价值链为视角,运营CRM方法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嘉诚领导的“和黄”在欧洲率先拓展3G,却面对竞争对手“沃达丰”的强劲阻击。“和黄”为争取欧洲313市场占有率,领先推出3G服务:“沃达丰”因有稳固A926业务收人,并不急于推出3G,不急于将36“蛋糕”做大让“和黄”分杯羹。“和黄”采取降价策略,希望吸引客户转网;“沃达丰”并不跟随打价格战,而是通过现有客户增加数据服务使用率,从而提高无线电讯服务A?ARPU及边际利润,以便顺利过渡到3G。“和黄”提供服务于3G的特色内容,希望给消费者新鲜感:“沃达换3G网络时顺利过渡。“和黄”全球铺网;“沃达丰”却是发展区域性网络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通信服务中,运营商经过多年的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经验,它们面对熟悉的用户市场、明确的用户需求、稳定的供应商,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遵循固定的商业模式.随着3G牌照的发放,我国移动通讯业进入了3G时代.3G升级带来带宽上的飞跃,使移动终端从基本通信功能向移动多媒体方向发展,数据业务将日益丰富多彩.3G技术的跨越促进了无线通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等互相渗透.网络的不断扩散和产业链的重新整合,将打破2G和2.5G时代的原有竞争格局,挤压运营商传统业务模式下的盈利空间.本文从3G时代移动电信运营商所处的产业环境出发,对3G产业价值链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研究3G产业链的技术特点、业务开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来3G产业链发展的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15.
网友评论     
1贵刊上期的封面专题细数了中国3G在商业道路上的“前世今生”,“靶向式”地——击中了当下中国3G市场何以如此冷漠的各种要害。中国的3G让人感觉就像喊了多年要来的“狼”,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任凭几大运营商如何疯狂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但与发达国家100%的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以大规模用户放号为标志,中国通信业全面进入3G时代,全面开始商用,中国联通获得的WCDMA牌照应该说含金量最高。3G将改变现有的运营市场布局,改变市场结构,促进中国通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3G和全业务运营时代,通信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运营商积极细分通信客户市场,深刻认识商务客户的重要性,采用正确的营销组织和营销方式,实现商务客户市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2009,(8):7-7
7月23日消息,正在北京访问的索尼爱立信总裁小宫山英树透露,索尼爱立信将重点关注中国的3G市场,尤其是中国移动运营的TD—SCDMA。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0,(2):88-88
目前整个市场从2G转向3G,给了ViewSonic一个绝佳的机会。在2G时代基本是以听为主,而3G时代则要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显示为中心”是我在10年前提出的观点,现在30时代的到来,已经充分验证了“看得见的是显示,看不见的是云端”,显示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  相似文献   

20.
河北移动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辉  王雪丽 《中国市场》2011,(19):146-146,164
本文通过对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行业政策监管等全业务运营背景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全业务的定义以及进行全业务的必然性。基于河北移动的资源与现状提出了全业务运营的总体发展策略、集团客户以及家庭客户市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