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丁正山 《旅游学刊》2004,19(2):37-40
通过对南京国内旅游抽样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旅游流在3个时间段面的地理分布、市场份额和ADod特点及变化原因。用ADod指标为半径绘制了ADod圈,并探讨了针对南京目前时空现状下国内旅游流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金准 《旅游学刊》2006,21(7):42-47
本文通过对携程旅行网上的旅杭游记进行阶段对比分析,研究旅游产品和旅游流空间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说明了产品结构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并提供了一种由旅游流空间结构入手,剖析旅游产品结构缺陷,再通过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市场--产品对应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乃举 《旅游学刊》2016,(12):115-125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基于旅游系统认识角度,以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三维度架构了微旅游基本概型和拓展概型.据此从需求驱动、技术支撑和政策引领三方面分析了微旅游发展的时代动因.以微旅游概型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微旅游的结构特征,结合内外部动因,预测微旅游在主体结构、时空范围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向度.结果表明,微时代背景下微旅游主体结构、出行时空范围和经营管理均应作相应拓伸;旅游者具有微主体、微时空和微体验,经营者具有微市场、微分析、微营销和微产品,管理者具有微区域、微规划和微开发的结构特点;旅游者具有生态、低碳、自主和原真,经营者具有微应变和微服务,管理者具有嵌入式和生活型的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4.
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和比较了国内外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比较集中于制度对遗产保护与管理、可持续旅游、旅游产业、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影响及旅游发展宏观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这些领域也有涉及,但更关注的研究领域是旅游行业与企业管理体制变迁、制度对旅游饭店、旅行社与景区业发展影响以及对旅游资源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影响等.两者研究关注点的差异,显示了制度因素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品跟随行为: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探讨旅游产品与旅游者时空行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品跟随行为”为规划理念、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介绍了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应用的可能性.在对香港海洋公园旅游者进行GPS追踪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者时空分布特征和旅游时空行为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识别出了香港海洋公园需要调整的主题区域、产品类型,并且提出了初步的旅游分项产品规划和旅游组合产品规划方案.从方法论的角度,在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框架之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规划方法,丰富了旅游产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从规划实践的角度,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的提出为旅游产品规划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旅游产品规划创新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6.
有效、准确的旅游流数据获取是决定旅游流研究科学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流相关研究中的旅游流空间数据获取方法的梳理,认为旅游流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旅游者时空账户、现代追踪技术、二手面板数据和其他途径等5种,通过成本、效率、可操作性、拓展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对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述评,并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与不同.文章指出,目前国内旅游流研究仍存在数据获取方法单一、现代技术应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尚未实现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文章旨在能够引起旅游管理部门和研究者对旅游流数据获取的重视,以科学、有效的途径收集准确、适用的数据,提高旅游流研究的科学性和对旅游业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旅游震后响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旅游危机和灾害事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影响与对策上.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的PRI(防备-响应-影响)模式,以四川地震为例,调查并研究了政府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响应表现在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组织机构、舆论导向、主打产品结构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等方面;"地震破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在震后成为构成游客对四川省旅游业印象的重要元素;旅游饭店把开拓新市场作为应对灾难最重要的措施,而旅行社则倾向于打折促销和开发新产品旅游饭店对于地震灾害包含的机遇比旅行社更加乐观.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旅游内循环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利用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3个指标,探究我国国内旅游流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各省(区、市)间均存在旅游流双向输出,旅游流循环在不同分析指标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异质性;基于自然断点法、K-均值聚类将旅游流循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L-L型旅游流循环个数远多于H-H型,表明国内旅游流循环类型结构不合理;基于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回归分析发现,旅游流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其边际效应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优化国内旅游流循环空间分布格局、提升旅游流循环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京沪高铁线为例,运用旅游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京沪高铁开通前后9个主要高铁站点的旅游流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强化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等重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领先地位,呈现出高铁旅游流的"马太效应";高铁促使靠近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处于劣势的旅游地旅游流呈现"过道效应";高铁促使空间距离临近的两个城市的旅游流呈现"同城效应";高铁提升原本缺乏区位优势的旅游资源型站点的可进入性,同时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交通依赖程度明显下降;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缩短旅途时间,可实现小长假的远程旅游,双休日的中程旅游,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远程旅游对黄金周的依赖,从而缓解出游时间的集中性,提高了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旅游的基本属性及其对旅游社会关系和旅游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关于旅游的AIEST定义以及学者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对该定义的理解入手,分析了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旅游社会关系的特点以及旅游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旅游的基本属性体现为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具有非实体性、旅游因运动而存在、旅游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这些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即对旅游立法调整范围的影响、对旅游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确定的影响、对旅游法权利义务实现效果认定的影响和对旅游法律责任承担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内涵解读、现象考察和比较分析构建了穿越认知逻辑分析框架,然后从语义学视角应用发生学方法、心理距离理论,通过逻辑分析构建旅游时空穿越回环结构、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并对旅游穿越结构进行过程机制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旅游的时空转换结构是一种穿越结构,旅游穿越表现出完整的时空穿越特征,具有人类穿越式对话的典型性;旅游结构的本质是时空穿越;旅游穿越就是通过物理时空转换建立心理距离,最终达成心灵对话之目标。因此,旅游运行的核心矛盾就是解决由物理空间转换带来的交通需要和由穿越式对话带来的旅游实景营造需要,从而实现心理时空穿越。本文通过对旅游结构本质的追问,将"穿越"这一日常化语言抽象为学术语言,形成旅游学内生性概念和范畴,为旅游体验活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释话语,并为不同类型穿越结构、穿越感问题的研究拓展了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12.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许峰 《旅游学刊》2001,16(5):70-74
本文通过明晰休闲与旅游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旅游城市经济产业中休闲服务部门的概念与内涵,并从时空角度追索了休闲活动的演化进程,分析了休闲服务业的部门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黄潇婷 《旅游学刊》2014,29(11):73-79
在梳理旅游规划发展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对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缺乏对旅游者个体的关注和忽视"时间性"等问题提出了批判,进而在明确旅游时间规划价值导向和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时间地理学、认知供给理论和旅游者行为学作为基础理论的支撑作用,系统地提出旅游时间规划的时空统一观、时空资源观和时空产品观,并通过理论推导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构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内容体系。最后,研究强调了"旅游时间规划"在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的实践意义,明确旅游时间规划是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的补充和修正,而不是与传统规划割裂开来的另外一种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77,自引:9,他引:177  
参与式乡村旅游是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它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能够加速乡村非农化进程,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但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只有通过对社区和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增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才能保证参与式乡村旅游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advent of China’s aging society, the elderl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ourism activities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Senior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formula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standards related to senior tour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ior tourism industry, which reflects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senior tourism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senior tourism policy formulation,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enior tourism policies and standard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tour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00,15(1):10-14
与许多其他产业不同,旅游业的产业范围较难界定,其产品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大、关联性强、依托和带动功能都很明显。在很多场合下,旅游业的这种性质被片面地误用和滥用了,并导致了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认识的简单化和一元化。本文分析讨论了旅游产业的超然性、旅游产业地位的层次性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适用性,阐 明了判别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产业地位的客观依据,以及旅游产业政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建立起一个竞争有序、分工合理的旅游市场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旅游学刊》2016,(10):59-72
以往关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研究多基于传统经济学框架的设定展开,认为影响消费者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包含收入、目的地吸引力、交通等,普遍忽视了消费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和具体情境。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命题,将消费者收入、社会交往和旅游情境等因素纳入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模型中,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依据2014年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调研数据,采用排序选择模型验证了相关命题的正确性。计量结果表明,个人经济因素对我国消费者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影响较小,家庭结构、同伴等社会交往因素是影响其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消费者对于春节“黄金周”出游过程中遭遇的拥堵、旅游市场混乱等旅游情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严重供需失衡导致的旅游情境问题依然对其旅游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