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4,(10):118-121
生态旅游资本运营是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以实现生态旅游环境长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本保值增值,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当前,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本运营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品牌意识不浓、负外部性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搭建生态旅游公共平台、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创新酒店运营模式、打造"智慧生态旅游"、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手,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运营。  相似文献   

2.
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迅速崛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产业优势与生态优势,环湖城市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应依托环湖城市群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并从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两个层面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最后提出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形成以新材料与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为主的产业集群,但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只有80家,规模企业相对较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低碳与生态特色的企业偏少,技术主要还是依赖进口。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企业进一步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大力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低碳生态特色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各项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左振华 《企业经济》2012,(9):142-144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与聚集性的产业,基于地域性、文化性、服务性的行业特点,它与本地区诸多产业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产业关联度高。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可持续性促进作用。本文以江西省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江西旅游产业只有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品牌创新、形象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是一个分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受到来自经济、自然、社会及产业自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自鄱阳湖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然而对其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尚为少见。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学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进行客观评价,为找出竞争优劣势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框架,同时也将为各区域城市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较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4,(10):40-43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代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本文从科技支撑对文化产业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出发,总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及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着重分析该区域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的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该区域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相似文献   

10.
杨志其 《中外企业家》2013,(9Z):158-159
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但是江西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发展,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笔者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研究了经济欠发达区域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胡娟 《企业导报》2011,(6):160-161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转移,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更好地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拉动效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采取发展产业园经济的承接途径。以产业园为形式,确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定位,以项目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注入强大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3,(3):154-156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内先进制造业彰显重要。本文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效益型制造业;建立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通过生态工业园集聚关联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5,(10):148-151
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的经济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协调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从而造成产业发展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趋势在增强。最后,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管理中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存在矛盾,引入生态管理理念,能够做好平衡,优化旅游管理模式,推动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生态旅游管理基本概述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旅游管理基本理念,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旅游管理建议,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环保产业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化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试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径,发展环保产业无疑是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生态化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并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志其 《企业经济》2012,(12):168-170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而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当前,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剖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刘巍 《企业导报》2011,(21):119
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提升旅游品牌,同时也是广大中小旅游企业的要求。文章提出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培育旅游产业价值链节点,并不断延伸价值链是旅游产业实现集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性的税收政策,它作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导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促进地方公共品的充分供给.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将区域性的税收政策与功能性经济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落实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需要加强城市旅游区域合作,突显整体优势,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共同发展,同时,联合打造鄱阳湖城市旅游强势品牌,从而更好地实现共赢。本文论述了城市旅游发展对城市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旅游在地理、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地方文化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在行业壁垒、政府引导、经济差异、推进主体、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城市旅游区域合作应建立共同市场规则、形成发展机制和模式、创新营销观念、产品开发、多种旅游形态相结合等主要发展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4,(10):22-25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12年生态足迹动态趋势和生态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互相作用的计量模型,以此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情况。研究发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发展能力得到逐步增强,但区域多样化指数不断下降; 区域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生态足迹对人均GDP 具有正向影响效应,而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后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