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9):F0004-F0004
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下设九三,北安,宝泉岭,松嫩,海伦,哈尔滨惠民、惠康,天津惠鑫.大连惠良等9个生产分公司,总占地150公顷,辐射3000万亩耕地,年加工大豆能力550万吨,年产豆粕440万吨.大豆油90万吨,大豆胚芽8000吨,粗磷脂6000吨、天然维生素E100吨.甾酵200吨,大豆异黄酮100吨。  相似文献   

2.
王永年 《市场周刊》2004,(36):22-22
生产总量:1—8月份全国产钢17009万吨,同比增长21.09%,同比增产2962万吨,较上月环比增长0.24个百分点。其中重点企业产钢14263万吨,同比增长17.29%,增加产量2102万吨,较上月环比增长046个百分点:其他企业生产2746万吨,同比增长45.59%,增加产量860万吨,月环比降低2.0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累计生产钢材18727万吨,同比增长22.60%,同比增加钢材产量3453万吨。其中重点企业生产13277万吨。同比增长17.68%,增加产量1995万吨,月环比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他企业生产5449万吨,同比增长36.54%,增加产量1458万吨,月环比降低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张世彤 《市场周刊》2004,(38):21-21
据统计,今年5-8月份,我国精炼铜产量分别为17.86万吨、17.72万吨、16.89万吨、17.27万吨.月均产量为17.435万吨,而今年以来.我国铜进口量大幅下降.今年前8个月精炼铜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6%。其中5-8月份进口量下降得更为明显,分别为5.89万吨、9.23万吨、7.84万吨、7.73万吨,月均进口量仅为7.6725万吨。这样,今年5-8月份,我国精炼铜月均供给略高于25万吨。  相似文献   

4.
闫冬 《市场周刊》2005,(37):30-30
21日沈阳线螺市场价格大幅下滑,通钢产高线价格为3180元/吨,下调30元/吨,普线价格为为3100元/吨,下调50元/吨;通钢、凌钢产16-25mm大螺纹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3020元/吨,下调50元/吨,同规格红嘴等小厂资源2990元/吨,下调了60元/吨。12—14mm小螺纹由于资源紧缺,价格略有抬头,现售价在3250元/吨左右。三级螺纹价格也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5.
2007-2010年,中国节能累计生产绿色电力88亿千瓦时,水处理量28.45亿吨,处理固体废弃物518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80万吨,COD总消减量32万吨,节约土地资源6835亩,节约能源折标煤352万吨……  相似文献   

6.
《市场周刊》2005,(17):24-25
一、钢铁生产高增长,国内市场需求增幅下降 从粗钢产量分布的地区看。增长最多的是河北省,一季度产粗钢1657.16万吨。同比增加391.48万吨,增长29.1%;江苏省74823万吨。同比增加254.86万吨,增长5117%;山东省617.47万吨,同比增加19222万吨,增长4512%;辽宁省720.38万吨,同比增加109121万吨,增长179%。以上四省合计一季度粗钢产量增加929177万吨,占全国一季度粗钢增加总量149711万吨的62.1%。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4182.7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万吨,减少超过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减少了近3.3万吨悬浮颗粒物,6.4万吨二氧化硫以及6万吨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06,(9):46-46
2006年稻米市场继续稳步上扬。年初,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60~1780元/吨,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840.1860元/吨,安徽杂交稻收购价格为1430元/吨,福建到站价格1520元/吨,江苏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00元/吨。到六月末,这些地区的稻谷价格分别为:黑龙江省1860~1880元/吨,吉林省1900~1960元/吨,安徽国有粮库收购价格为1460~1470元/吨,江苏2005年产粳稻市场价格为1960~1970元/吨,均有较大涨幅。  相似文献   

9.
风坚 《市场周刊》2005,(40):30-30
近日沈阳线螺价格继续呈下滑态势,21日通钢二级大螺纹售价为2850元/吨,较上交易日下滑10元/吨;二级小螺纹主流成交价3080元/吨,下滑了40元/吨。通钢高线2960元/吨、普线2930元/吨,均较上个交易日下滑30元/吨。  相似文献   

10.
凯月 《市场周刊》2005,(7):31-31
2004年对于中国的钢铁工业来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不仅钢铁产量再创下新高,而且钢材在11和12月份连续两个月实现净出口,而钢坯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一直为净出口,12月份钢坯出口155万吨,钢材出口突破200万吨,达到了216万吨。2004年我国共进口钢材2930万吨,与去年同期的3717万吨相比降低21.16%,出口达到1423万吨,同比增长104.59%,进出口逆差降至150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019万吨降低50%。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谭乃芬日前表示,从总体来看,2011年我国船舶行业仍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11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1.5亿载重吨,新承接订单约为8000万载重吨左右,造船完工量存在超过6500万吨的可能。按2011年造船完工量为6500万载重吨进行计算,谭乃芬预计2011年造船行业用钢量约为1700万吨~1800万吨。按行业分类,造船用钢量约为1400万吨,船舶修理及改装业约为150万吨,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会计》2005,(12A):F0002-F0002
简介 龙家堡粮库始建于1949年9月。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粮库原定固定资产净值962万元,国储库建设前粮库仓容2.6万吨,储存量5万吨,年经营量12万吨。1998年国家分两期先后投资5.685万元,扩建、续建仓容10.5万吨,建成平房仓17栋,现总仓容达14万吨,储存量15万吨,年经营量30万吨。  相似文献   

13.
储文华 《市场周刊》2004,(39):31-31
随着焦炭行业的迅速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首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自2002年以来,由于全球钢铁业的快速发展,焦炭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外焦炭价格上涨迅猛。鉴于此种状况,各国为了降低对我国焦炭的依存度,纷纷恢复、改扩建焦炉,预计到2005年至2006年,全球焦炭产能将新增8000万吨,其中我国新增5800万吨、巴西660万吨、德国290万吨、印度280万吨、美国270万吨、波兰220万吨,2005年国际焦炭产能将超过4.5亿吨。到2005年,我国焦炭产能将达2.66亿吨,可满足生产4亿吨钢的需求,超过市场对焦炭产品的需求总量。  相似文献   

14.
罗文 《市场周刊》2004,(34):36-36
1-7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03771万吨,同比增加13849万吨,增长15.4%。全国商品煤销量完成97000万吨,同比增加11576万吨,增长13.6%。  相似文献   

15.
本期国际干散货市场现有运力增量有所回升,其中好望角型船和巴拿马型船增加较多,据克拉克松统计,截至本月末,全球干散货运力总计9557艘,6.87亿载重吨,较上月末增加约420万载重吨。其中好望角型船2.81亿载重吨,较上月末增加约190万载重吨:巴拿马型船1.80亿载重吨,较上月末增加约22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6.
期盼回归的废品回收业晓园废品回收业,是一个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利国利民的行业。有关专家曾作过测评,每回收利用一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近120吨,节约标煤1.4吨,还可减少近10吨的垃圾处理量。利用一吨废报纸,可造纸800公斤,节约木...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市场周刊》2005,(12):25-25
据有关专家预测,2005年国内钢材产量将达到345亿吨,其中,板带材产量预计为12401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35.9%,同比增加2096万吨,增长20.3%;型、棒、线材产量预计为1810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52.4%,同比增加2184万吨,增长13.7%;管材产量预计为2455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0.9%;其它钢材预计为1253万吨。占3.6%。  相似文献   

18.
晓苑 《市场周刊》2004,(46):17-17
截至2000年底,我国保有铁矿资源总量458.94亿吨,其中保有储量125.54亿吨,保有基础储量235.19亿吨。我国人均保有铁矿资源储量36.23吨,世界人均保有铁矿资源储量51、19吨。  相似文献   

19.
《致富天地》2006,(2):24-24
国有煤矿每采出1吨煤平均实际动用2,5吨的煤炭储量,每采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据估算,每采1吨煤约损耗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达8吨;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开采每年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地表塌陷等损失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即每生产1吨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隐性代价。  相似文献   

20.
徐蕾 《市场周刊》2005,(45):22-22
五大机遇:一、中国钢铁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一个国家的钢材产量消费量都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急剧增长的,据测算,2005年中国需要钢约3亿吨,2010年需要量为3.4亿吨,2015年钢的需求量会达到一个峰值,大约为3.5亿吨,2020年可能降为3.2亿吨。此后会有一段时期的平稳发展,并有可能略有降低。从钢材积累量上看,1910~2004年美国钢消费积累量为82亿吨,前苏联为60亿吨,日本为38亿吨,中国为30亿吨。从钢材的人均存量上看,钢材发展有很大的空间。美国和日本人均存量都超过30吨,而中国人均存量仅约2吨。毫无疑问,中国在今后几十年里钢材产量都会超过3亿吨,占世界产能30%以上,也必然会推动中国钢材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