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80%生活在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的这一重要特征。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1月 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 ,次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题为《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的社论。社论指出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十六大的部署 ,对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社论强调 ,没有发达的农业 ,没有繁荣的农村 ,没有殷实的农民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相似文献   

3.
庞尊丽 《活力》2005,(4):142-142
党的十六大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在2020年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尤其要在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的高标准奋斗目标。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王秀平 《活力》2014,(3):8-9
兰西作为农区,53万人口40万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农民收入的翻番,这是货真价实的硬指标。因此,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合作化、现代化的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谋划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  相似文献   

8.
贾林 《内蒙古财会》2003,(10):11-12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因此,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像我们巴盟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农村是国之根本。2014年我国农村人口为9.4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农村是关键。农村物流发展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高效的现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小康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关健在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结合实际对当前江苏省农民收入情况及增收对策初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和谐的农村,也就不会有和谐的中国,而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3.
开栏语:自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各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农村的现代化,又首先是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在这转换过程中,乡镇企业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不离乡,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凡是乡镇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当地经济发展得就快。由此不难看出,乡镇企业在实现农村小康的过程中,的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乡镇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又与当地政府对乡镇企业管理指导得好坏分不开。为此,本刊特辟“乡企扫描”栏目,意在全景式的反映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采撷其中的突出者加以推介,希望读者朋友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要尽快使80%的农村人口富起来,最根本的就是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之路.乡镇企业在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吸收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近1亿人口中有7000万人是农民,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我们常讲,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和国家准确把握21世纪前20年重要战略机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全面小康.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离不开一个有效运转的农村投融资服务机制.优化农村投融资机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具有特有的多功能性.其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具有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公顷耕地,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也代表着综合国力的强弱。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本世纪初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农村的小康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施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农业标准化活动历史悠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唐代陆羽的《茶经》都是我国早期的农业标准化著作。建国初期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顶层设计.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和富裕.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过程.在过去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进程中,乡镇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今后从总体建设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顺应民意、遵循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必须坚持的长期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