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校企合作办学是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开放办学形式.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校企合作办学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机会,通过积极有效的商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校企合作谈判是校企合作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站在学校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曹钰 《价值工程》2012,(27):242-24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文章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例,提出校企合作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义务,规范合作双方行为,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教师的价值、实现学生学用结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为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师为企业员工培训、校企双方互相兼职。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为教师服务于企业、企业提供实践舞台、学生为企业项目具体实施者。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以企业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将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实习工作有机结合,是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对学生动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总结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现状为出发点,着重讨论分析了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关系管理是当前某些高职院校借鉴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及方法的管理方式,是职业院校充分挖掘双方合作资源、提升企业合作价值,以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岗位链的深度融合的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里程碑。管理校企合作关系必然要调整职业院校的组织架构,建立合作企业信息资料库,制定合作企业分级制度,依据企业合作价值区别对待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44-45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我校与企业建立培训合作委员会的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联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体系建设,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使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职院校在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其特殊内涵,是指在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校企双方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达到一定办学目的的协作活动。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立体发展、开放办学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开展校企合作意义重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办学水平,可以应对资源短缺与提高办学效益,可以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新举措、新途径以及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双方通过合作办学,推动了校企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26):191-193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外包人才在现实中存在合作和方式单一、企业合作积极性低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校企双方长期有效的合作。为此,学校需要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协调下,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深化合作机制,通过"2+1+1"等模式来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特点,总结出几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在选择时应实事求是,不一而同,以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最有效的途径.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义务,规范合作双方行为,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企业变革为校企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校企合作可以紧抓企业变革中校企深入合作的机遇,如双方共同为企业变革组建智囊团、共同培育"人才孵化器"等.若校方仅靠一己之力难以面对企业变革时期面临的挑战时,还可借助行业协会等平台,广集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冠名班是企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不仅是一张企业用人的"预定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升学员品牌,达到校企双方共赢的效果。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现有的企业冠名班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企业冠名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校企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联盟,打造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形成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通过校企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校企共同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推动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创新,为区域物流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冠名班是企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不仅是一张企业用人的“预定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升学员品牌,达到校企双方共赢的效果。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现有的企业冠名班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企业冠名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26):228-229
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是校企合作双赢的长效机制,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途径,对推进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都有着非常长远的意义。其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使校内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本文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广汇热力有限公司合作为例,探索双方合作办学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案例入手介绍了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与新航集团等大型企业走出的一条"校企合作"的丝绸之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机械专业学生近几年的专业技能培养过程分析,总结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制定一系列的校企合作方案,从而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8.
周德云  王莉力  徐进 《活力》2012,(19):66-66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已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办学的主导.为了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深入研究并阐述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特色及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对接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之目的以及校企合作对职教改革所起的推动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起校企合作的新闻让笔者很生感慨。据报道,该合作办学,采用“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到企业实践一年,从而实现高校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和工作经验,为行业乃至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四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