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喜欢标新立异的天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是个体认知世界的辅助“器  相似文献   

2.
张洋 《网际商务》2014,(2):76-78
著名媒介学者麦克卢汉曾下过一个精妙的定义一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的身体能力是有限的,而媒介却延伸了它的可能性,每一种媒介都是对人类身体有限性的一种延伸方式:广播延伸了听力、报纸刊志延伸了视力.电视则同时延伸了人的听力、视力。循着麦克卢汉预言的轨迹,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对此论断并不难理解一一无远弗届的万维网延伸了我们的肢体、感官乃至精神。通过网络,我们能和地球上任何一个人在瞬间发生联系,也能轻易地获得地球另一端正在发生的新闻,跟着多彩多姿的文字影音资料游历世界、拜访世人….  相似文献   

3.
贾岳 《中国报业》2008,(5):52-54
媒介作为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麦克卢汉),是由于人的自身需求产生的,又是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中发展演进的。并且受众需求同人的其它需求一样,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不断延伸变化的,始终引领着媒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我在上一篇卷首语里面说,《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是家当代艺术公司,并举出我们做的两个项目"结构洞"和"肉体发行",现在我要介绍我们的第三个项目:"关于金钱的赛博人(cybeorg)宣言"。我们玩法的一切前提来自于我们对传播的理解,以及"世界3"这款革命性的阅读工具。世界3,用哲学家波德里亚的话说,已经"内爆"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概念。麦克卢汉的意思很简单,随着媒介的改变,相同的内容也会在不同媒介上形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与身体关系的研究框架下,“时空伴随”是新传播形态的表征,即新传播技术下人与人之间“无身体接触”和“无媒介连接”。“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被反转了,身体成为媒介的延伸。这一反转重新定义了人的存在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身体体验观念,开创了新的社会尺度。  相似文献   

6.
贾岳 《中国报业》2008,(1):55-57
媒介作为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麦克卢汉),是由于人的自身需求产生的,又是随着技术和社会进步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中发展演进的。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从本质上讲,是在某些方面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深层次需求,并且体现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因此,从受众需求角度定位媒体发展战略与竞争策略,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7.
王广飞 《消费导刊》2009,(18):237-238
麦克卢汉是传播学多伦多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所提出的一系列警语式理论代表了我们对媒介作为技术的宏观作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媒介文化环境的创世纪构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其关于媒介的重要理论。影视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窥视癖的延伸,在观影过程中,窥视癖得到了充分的动用和代替性的满足。希区科克电影《后窗》以影像的方式应证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提法。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23日本刊记者在瑞金宾馆对《资讯零元》的作者吉良俊彦进行了专访。作为世界著名的杂志研究专家,吉良俊彦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媒体的观点,对于中国广告人颇有启示。杂志媒介的特征1.杂志是目标对象媒介 Target Media,也就是对目标对象进行细分的媒介。(详见日本杂志媒介细分列表)2.杂志是个人付费媒体。电视和广播是"Non-Paid Media",家庭订阅的报纸是"Family—PaidMedia",当生活者消费意识为零时,在此媒介的广告效果的"质"有限。杂志是个人付费媒介"Self—Paid Media",因此杂志购买者会更加珍惜,会反复阅读。3.杂志是为生活者进行生活设计 Life—Design 的媒介,它在提供信息资讯方面,优势无可取代。  相似文献   

9.
张霁 《华商》2008,(15)
梅罗维茨在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和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电子媒介下(主要是电视),"场景"的改变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本文立足于网络媒体,以媒介与环境、环境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为视角点,探讨网络如何影响传播环境,造成传播空间的改变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社会行为,并产生出强大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徐静洁 《中国市场》2012,(14):137-138
所谓"三俗",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三俗"倾向早已存在,如电视相亲节目等,这既与媒体"受众为王"观念有关,同时又与传媒创造力衰竭导致"文化沙漠",以及对主流文化缺失价值诉求有关。如何抵制"三俗",媒体的责任是首先要提高媒介素养,发挥媒体"把关人"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其次应该加强主流文化打造,增强文化魅力,改变媒体受众观。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个人从结束学业到走向工作,从刚开始时大刀阔斧式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到"惯看秋月春风",感觉一切都"不过如此",这本是一个正常的发展历程。因为这并不意味着你落后、懒惰了,相反却意味着你长进、出息了。但的确,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许多人都有些按捺不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自己是否还有机会?所谓的"坎儿",恰恰就是指这些"阶段性的发展困惑"。  相似文献   

12.
<正>媒介即人,人有忙闲。根据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吾师张立伟先生衍生出"媒介是人帮手"的媒介帮忙帮闲学说①。尤其是后者,作为当代发展新闻学的五块基石之一,这个新提法正渐成为当代媒体帮助受众休闲的生动写照。发展=现代化,正在形成的网媒帮忙帮闲市场将在发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5)
<正>早期,麦克卢汉就提出过"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媒介和人类息息相关,而当下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媒体不断变化,新旧媒体融合的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一部分元素欣欣然张开了眼睛。"自媒体"这样一个处于婴儿哺乳期的媒介孩童正在慢慢成长。微博里面的大V,微信中的公共号和订阅号都已经成为了很具代表性的自媒体,可以说自媒体的兴起是一个新的舆论会所的诞生。顾名思义"自媒体人"就是指主导自媒体的个人或者由少数组成的群体。有  相似文献   

14.
梁利峥 《商》2012,(8):22-23
从创业开始,冯军就被外界视为"另类",连他自己也一直强调是在"看不起"和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从"冯五块"到"假面影帝",冯军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也似乎很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没钱做广告,就当是牺牲自己为爱国者这个品牌做广告了。"直到现在,冯军还是感觉被人"看不起",因为"现在很多年  相似文献   

15.
时趣 《中国广告》2022,(2):41-45
<正>在没有疫情的那些"年",品牌春节营销,大多围绕着"团圆"和"祝福"。2020年春节前,疫情突袭,"团圆"成了伪命题;2021年春节,无数人被迫"原地过年",员工开始在线办公,学生开始上网课,居民开始频繁网购……如今看来,疫情带来的在线化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习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互联网用户时长封顶。  相似文献   

16.
<正>从电影《赤壁》赵薇那句"天下兴亡,匹女有责"到山寨手机"轰天雷",从谢亚龙独创的"叉腰肌"到刘翔退赛,韩乔生解说,芙蓉姐姐开个唱……我们感觉"同在一个世界,同在一个‘雷’区",现在,很多青年见面第一句问候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今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2)
互联网使物质世界里的人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巨大程度,使物体的世界不仅对检测模式再次智能化连接。物联网技术在教育,推动了"数字化校园",以提升和发展的"智慧校园"的方向发展,因此基于智慧校园,以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学校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的校园对象的事情,构建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课堂延伸到真实场景。通过结合实例,探讨智慧校园,功能,应用和发展前景,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理念,加强共享教育资源和区域重要性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一、商业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是时代的新课题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当今社会叫做信息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也被称为媒介化社会. 世界已变成"地球村",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社会风险不时袭来.作为与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十分密切的商业工作亦不例外.突发事件会意想不到地随时袭来,没有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准备就会惊慌失措,甚至一败涂地.信息社会传播全天候、全方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公众不得不关注周围世界,不得不更加依赖媒介(媒体).  相似文献   

19.
姜红 《中国广告》2008,(6):31-32
中国广告:您认为这种"不平等折扣"现象是否公平?我认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究其根本,是市场经济公平化交易的体现。"不平等折扣",或者称之为差异折扣策略是各卫视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媒介行业的一个默认原则,是媒介代理行业的基本游戏规则。这种现象的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誉"是信誉在现代媒介传播的延伸和扩展,影响着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危机内在成因供应链体系不稳定性,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信息的有价和安全性,无战略边际对信誉损害,营销管理能力等。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有效的预防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