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锡贵 《时代金融》2014,(9Z):81-81
担保行业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银行分担风险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大量担保公司的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现象,加大了担保行业的经营风险。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对评级机构为担保公司公正评级的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担保行业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银行分担风险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大量担保公司的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现象,加大了担保行业的经营风险。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对评级机构为担保公司公正评级的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评级机构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对于评级机构,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监管与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必须是在确保评级质量的前提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首先,明确评级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认可的条件。其次,建立对评级机构资格评估以及动态监管的正式程序。最后,完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演化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主体行为博弈复制系统中存在五个均衡点,且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演化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分析结果证明,想要促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行为,需要监管主体从四个方向入手:强化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声誉约束、缩小非公正评级额外收益及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其中,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通货膨胀、股票市场波动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各个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悦蘅  叶兵 《西南金融》2011,(12):70-73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失效"的教训,正在推动着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新一轮改革。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预警功能是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信用评级机构角色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法律监管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法律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企业责任理论、监管理论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企业责任与监管机构的博弈模型,并将具体的乳制品行业引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对企业责任和机构监管的博弈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被推向了高潮。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及其为解决监管下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进而提出当今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机制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农信社改善评级状况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市场情景下农信社的策略选择以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农信社的行为取决于市场对其行为的反应程度以及监管当局的态度。因此,在现阶段逐步公布农信社的监管评级结果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效应,明确监管当局对于农信社行为的态度,构建监管评级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农信社改善监管评级行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11.
连立帅  朱松 《金融研究》2023,(10):125-144
如何完善对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从而提升信用评级质量、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内监管机构迫切关注的问题。2021年开始我国调整了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在保留对主体评级强制选择的同时,将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长期影响评级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评级机构的迎合行为。针对强制评级政策的调整,本文研究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数量与债项评级质量均下降;而当评级机构声誉较高时,信用评级质量下降程度较低。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评级机构竞争程度高、客户重要程度高及首次发行的情形。本文还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评级膨胀,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表明债券市场并未充分意识到信用评级存在膨胀问题,促使发行人寻求虚高信用评级。本文的结论表明,取消债项强制评级政策一方面会增强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及评级机构的迎合动机,短期降低了信用评级质量,但另一方面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之后,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驱动”的信用评级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要求逐步开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评级。由于这一体系是在美国骆驼群评级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本文集中研究了中美两国监管机构的这两个评级体系。本文在评价指标、评级分类方式、评级结果的运用政策等方面对中国银监会的《体系》与骆驼群评级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其不但能对中国银监会的评级体系有一个系统的透视,而且能为该体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契机,因此,本文利用2007-2009年89家企业债券的月度面板数据,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会显著变大。同时,利用该回归结果对2009年12月的截面数据进行估计,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债券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因为承担更大的风险而要求更高的回报,从而推高企业债券发行者的信用利差。本文利用2008年12月3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非上市企业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本文构建了包含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与传统的BS估价模型相比,本文构建的估价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际信用利差。  相似文献   

15.
李文  王腾飞 《征信》2016,(3):58-63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娴  阴祁媛 《金卡工程》2009,13(7):192-193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的动态循环博弈的发展过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的核心环节.其约束理论--声誉资本模型的统治地位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而瓦解.本文试图引入一种新机制,即在功能性监管模式下,提取信用评级机构的部分收益,通过监管机构与市场的双重检验,确定该部分收益的处理方式;并运用博弈模型分析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郎香香  田亚男  迟国泰 《金融研究》2022,499(1):135-152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的公司债券为样本,研究了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的影响,以此来解释评级市场上发行人频繁变更评级机构的现象。本文发现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后,其信用等级得到显著提升。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的行为对信用等级的影响在以下两种情形中更显著:一是当发行人所处行业或评级机构所在的评级市场竞争激烈时;二是当发行人主体评级位于AA信用等级的临界点时。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到评级机构变更与信用等级之间的交互影响,变更评级机构的发行人整体上可实现发债成本的降低。但该类发行人未来的违约风险增加、经营业绩下降。最后,本文发现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以及非国有发行人更倾向于变更评级机构来提高信用等级。本文通过分析发行人更换信用评级机构的动机和后果,为监管部门构建以评级质量为导向的良性竞争环境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是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石.本文运用Altman的Z模型对我国发债企业的主体信用进行了评级,将其结果与现有企业债券评级结果相对照后,发现存在众多信用评级相背离现象,并对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悦 《时代金融》2013,(12):221-222
主权信用评级关乎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国际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几乎被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所垄断,继欧债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三大机构的信用评级对其经济所造成的震慑作用,并对其评级的公允性与独立性产生质疑。本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机构如果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决策参考,而是为利益所动,那么由其提供的评级结果不具有独立性,会给被评级国家和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博弈的角度、运用"共谋"与"防共谋"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信用评级机构缺失独立性的危害以及对一国而言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秀君  魏文静 《征信》2011,(6):47-49
信用评级是公司债券的定价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数量少,信用评级发展较晚,在实践操作运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评估.为促进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应分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并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信用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