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本文从译者的主观感受、语言风格、文学文化修养、译者的创造性等角度,研究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说明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翻译过程可分为准备、解码与组码三个阶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彰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译者的主体性与他的受动性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图借助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研究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在分析电影《花样年华》的基础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到作品的阐释和语言层面上艺术的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近年来国内翻译研究的热点,然而译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尚存分歧。研究发现,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无论传统翻译观"透明"说,还是文化学派所客观描述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权力、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影响而对文本进行"重写"与"调整",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观并没有桎梏译者的主体性,文化学派也没有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翻译得好与不好、译文为读者接受或拒斥,都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结果,且与译者地位无涉。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本文着眼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7.
试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和翻译的解释学原理为理论基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介入,即:一、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再创性与理解的历史性;二、译者的文化认同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三、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关照。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能积极、妥当地做到译文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变,充分且灵活地再现原作的意义、风格或神韵。  相似文献   

8.
自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声音逐步在学术领域和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本文将以文化为背景支撑诠释译者主体性:译者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活跃的个体。译者的角色和主体性在文化背景下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都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目的论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旨在探讨在目的论规定的原则下以及翻译行为理论模式下译者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阐释学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它阐明了翻译的过程,其中信任、侵犯、融合和补偿四重翻译运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在阐释学的基础上,围绕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两个译本中的多重翻译策略选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暮光之城》两个中译本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并再现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表现,从多维的角度举例论证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主体性。在阅读原著、语言转换、译文创作时,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意识形态的取向、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创造性介入体现出来。通过对赛珍珠和沙博理两个《水浒传〉英译本中人物绰号翻译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不同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企业科技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企业译者应从完善科技翻译语言,促进企业发展两个方面发挥主体性作用,增进翻译过程的和谐性,提高企业交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作为操控翻译行为的文本外因素,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前提,其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操控是首位的。一方面意识形态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另一方面意识形态要求译者发挥主体性,更好地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赋予了译者以读者、阐释者及作者的身份,在对原文的翻译、阐释及改写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受到原文作者、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翻译研究范式对翻译主体的把握失之偏颇。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范式,把翻译活动看作是社会交往活动,强调翻译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和协商,达到共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不懂源语的翻译奇才。当时的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林纾翻译题材的选择;而其译介活动则体现了翻译的主体间性,特别是译者的主体性:即顺应当时的文化语境,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林纾的翻译实践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译者、文本和译文读者三者关系中,传统翻译理论偏重于译者的能动性而轻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接受美学则确认了翻译传播中译文读者的主体性。读者主体性的觉醒与变迁直接影响着译者的创作和文本选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假定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平衡对话,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以及女性翻译试图解决传统翻译所忽视的差异问题,生态语境下的翻译继承了后殖民语境翻译以及女性翻译的差异研究意识,重视翻译文本中的生态失衡和历史语境。文章通过分析生态语境下的翻译研究,重点阐释了生态翻译的物种维度是生态翻译多维中的关键之维。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坚持主体间性原则为前提,物种维度旨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恢复非人类的主体性,实现物种间翻译的主体间性对话,维护翻译研究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散文。目前对于其英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诗学与美学视角,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入手,对其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的视角,同时也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