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产业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有着“千年进士村,万亩天井垟”的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镇,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与文化优势,采用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农业融入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打造独特的曹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带,进一步深化曹村“农业+旅游”产业模式,实现了“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要求,推动了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成为农村综合体发展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经验对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锋 《中国金融》2022,(19):92-94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金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血液。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江西省金融系统结合地方实际,主动开展创新,形成了优质涉农产业下沉、壮大村集体经济、能人大户带动创业、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四种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机制模式,有效支持了一批彰显地域特色、极富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的优秀乡村产业,在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协同发展模式,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面临系列问题。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农户持观望态度、组织企业协作不统一、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着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而通过解析恭城油茶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提出“非遗产业化+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实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银行》2023,(12):24-27
<正>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和灵魂,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使乡村真正发展成为荟萃乡土人文底蕴、集聚特色文化产业、焕发绿色生态文明风尚的理想居所。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地讲是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乡村产业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要求。广东省梅州作为农业大市,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创新了"再贷款+公司+农户"农业供应链融资新模式,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农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本文基于金融排斥理论,探讨了梅州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兴则百业兴,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之年,在海南乡村振兴目标下,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对海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功能作用,能够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总目标。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引擎,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秉承服务三农的本源,有效促进了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党中央提出将农村工作的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战略,这对银行改革、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银行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和当前支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银行机构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发力的方向,即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扶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包括搭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构建各类银行机构错位支持的金融服务格局,特别是遵循问题导向,研究提出八个方面的金融创新举措,如完善支持模式、更新融资方式、用好抵押担保、合作模式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拓宽服务渠道、打造优良环境等,以此增强银行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方面成绩显著并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乡村旅游振兴中面临的困境,从战略管理理论角度出发,构建"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模型,提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产业链;传递特色文化,增强吸引力;发展创意旅游,引领新消费;制定相关政策,助力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国发[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评价广西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率和探索两者协同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0—2021年广西14市财政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广西财政金融协同支农赋能乡村振兴进行效率评价。研究发现,广西协同支农综合效率均值区间远大于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值区间,优于单一支农效率,且大部分市区未达DEA有效。此外,Tobit模型回归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金融支农投入力度、金融规模发展效率、农业绿色生产状况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广西协同支农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则会对协同支农效率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广西协同支农赋能乡村振兴应加大财政和金融支农投入力度,实施“政府+金融扶贫+现代农业”计划,探索实施县域支农经济带动战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4.
张黎黎 《中国金融》2023,(10):92-95
<正>主持人的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效,结合地区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等,值得深入思考。盐城市和重庆市巴南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聚焦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诸多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乡村产业存在第一产业大而不强、产业比较单一、产业融合程度浅、村集体经济总体形势不乐观、缺乏保证农户利益的机制等问题。鲁家村创造性地开展"公司+村集体+农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乡村巨变,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本文运用系统集成思想,基于农业产业链原理,围绕价值链及风险链构建担保+信贷+保险+期货的"四元一体"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增强多元金融协同支农服务功能,从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政融保”作为政府金融助农的重要手段,其目标在于通过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推动三农产业发展,更进一步以产业链来实现增收致富。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进一步构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为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文以河北省阜平县“政融保”模式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出“政融保”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处,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重点,农业供应链融资作为农村金融的创新,对推动产业兴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梅州乡村产业的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农业供应链融资成为梅州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梅州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其模式,并进一步从政策、资金、数据3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全超 《中国金融》2023,(14):31-32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服务好乡村振兴。从实践看,中小银行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目前整体还处于初始阶段。笔者力图从中小银行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的运转逻辑维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多数中小银行可以创新打造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为金融业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对其改变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乡村产业振兴大势,融入全面乡村振兴大局,既是使命担当,也是机遇所在,必须积极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