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西高层次人才聚集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引才力度小、领军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少、协同创新环境不完善、引才思想落后和创新意识不足等方面。为加快广西“双一流”建设进程,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实现人才集聚,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协同共建创新环境,优化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创新人才聚集思路,科学规划人才聚集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创新成效。  相似文献   

3.
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对于高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创新联合体的建设与架构者密不可分。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认为架构者是产业内部引导各行为体朝着共同目标协同进化的组织。架构者在政府的赋能下改进制度环境,创建创新网络,扩散知识库,拓展和创造需求,推动创新联合体的形成和运行。纽约州纳米产业发展经验体现了这一机制的运行过程。该州经验表明,建设创新联合体应注重扶持作为架构者的公立科研机构,改革知识产权转移制度,完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万晶晶 《科技和产业》2022,22(7):148-153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球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已呈现多主体、跨领域、协同并行的特点。以德国拜耳集团为例,对其协同创新的战略与机制进行分析,揭示其合作管理与利益分配特点。研究认为,构建多元化的合作体系、重视颠覆性技术变革、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注重控制和信任的平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多方协同创新网络,发挥最大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创新效能。  相似文献   

5.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合作中存在着主体、模式选择存在误区、企业追逐短期效益、政府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融合,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对接,探讨了一种高校与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王艳 《乡镇经济》2014,(5):61-64
在安徽大力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之际,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作用至关重要,而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高效途径和必然趋势。文章从企业外部协同创新和内部协同创新两方面研究了安徽省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对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的实践和成效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共建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充分发挥教育、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协同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不同创新主体在合作中各展其长、各尽所能.实践证明,产学研协同是科研成果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实施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产学研协同培育科研成果,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中的知识产权服务是多要素的协同创新,对服务供给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三大关键要素进行精准识别,认为应该在知识产权的供需之间、服务主体之间、公共服务和内部管理之间合作协同,传导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成长的创新机制,以广州市的实践为样本,需进一步在供需协同的全链条服务、主体协同上政府对的资源撬动、内外协同的知识产权贯标上形成创新机制,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靠科技创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为总结天津市企业科技创新量化积分工作机制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成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持续发挥“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已有企业创新评价实践,设计科技型企业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试算,形成科技型企业多指标综合评价排行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类别、分区域、分行业等分析,指出上榜企业的成绩和不足,从而给出有效的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利芳 《北方经济》2022,(11):53-56
创新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衡量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金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础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供给不平衡等是当前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焦点问题。互联网时代,实施“互联网+”创新和优化内蒙古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内蒙古地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作用创新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应从革新思想理念、供需精准对接、多元主体聚力、多渠道协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上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省科技系统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工程建设,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推进科技领域"四大建设"、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 ——正确处理好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关系.在继续支持高校院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研究制订衡量评价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指标体系,制订对企业、高校院所不同的分类指导与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协同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布局不合理,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对新趋势关注不够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短板.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优化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快完善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考核制度,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对农业新趋势研究的支持力度,实现"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存在规模、资金、人才等劣势,协同创新难以得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在协同创新的认知程度、合作模式、政府作用等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问卷和实地调研发现江苏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着协同创新整体比例不高、合作模式简单、政府作用不突出和企业内部机制不配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园  张宁 《理论观察》2015,(3):155-156
协同创新是应对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全面盘活创新资源的有效形式,同时成为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施综合改革的总揽性抓手.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应着力在突出重大任务牵引,统一价值诉求,完善制度体系,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民营经济是"五个建设"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所以,关注民企创新既是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十八届三种全会《决定》对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新指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的聚集积累,尤其是政务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对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政务数据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开放共享水平不高等难题。加强政务数据治理需要在分析政务数据治理的结构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形成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主体协同、客体协同、目标协同等协同逻辑,进而提出包括统筹协调机制、管理建设机制、开发创新机制和权责明晰机制等适合当前政务数据治理的有效运行机制,以此形成高效的政务数据治理的建设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23,(5):77-79
<正>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创新平台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下,由中央企业共同倡议、自愿发起,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融合创新为纽带,依法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经济社会活动的全国性、社会性、行业性的非营利联合体。平台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互联互通、共享共赢”价值理念,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务实合作、协同创新。截至目前,平台成员总计291家,涵盖60家中央企业,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地方国有企业,平台影响力和赋能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