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民 《中国外资》2011,(18):17-17
<正>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一)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低迷,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继续续下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7年达到1.9万亿美元后逐步下降,2008年全球投资同比下降了14%,为1.7万亿美元;2009年全球投资仅为1.11万亿美元,比2008年大幅下降34%,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近60%。2010年,尽管全球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国际直接投资也只有1.12万亿美元,增加不到1%,仍远远低于危机前水平。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  相似文献   

2.
一、全球FDI提升.国际贸易和发展组织7月22日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低碳经济>,预计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2011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则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2009年全球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趋势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动趋势:全球FDI在2009年进一步下降,其影响波及所有的国家以及FDI的各个组成部分。全球FDI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略高于1万亿美元,下降了39%。  相似文献   

4.
外刊文摘     
外刊扫描全球FDI去年达到1.2万亿美元联合国(UnitedNations)10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的并购热潮促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猛增逾三分之一,达到1.2万亿美元,为2000年创下1.4万亿美元纪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表示,去年流入世界富国的投资跃增近50%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1月发布的《2008年全球投资报告》称,2008年全球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4万亿美元,中国仍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8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8,670亿美元,作为国际资本流入最为活跃的东道国之一,中国年度FDI流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已经连续17年保持发展中国家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1月发布的《2008年全球投资报告》称,2008年全球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4万亿美元,中国仍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8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8,670亿美元,作为国际资本流入最为活跃的东道国之一,中国年度FDI流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已经连续17年保持发展中国家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流入美国的FDI有所下降,美国仍是最大的FDI接受国,外资流入约为2260亿美元。中国和英国紧随其后,分别为1420亿美元和1220亿美元。2018年,由于年初美国税改引发的变革,导致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跌入谷底;但伴随美国跨国公司海外收益回流高峰逐步减弱,2019年全球FDI可望回升,但升势脆弱。2018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仍然达到全球第二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13,(1):60-63
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加拿大重视吸引外资,对外资进入持开放态度,全国前十大企业中,外资企业占四家,外资控制的全国非金融资产达四分之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流入加拿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下降,且降幅超过全球FDI流入的降幅。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资》2007,(3):36-36
<正>2007年1月9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通过初步统计得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34%,连续第三年增长,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得置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较好表现。企业利润提高推动了跨国并购的进行。投资政策与贸易体制的进一步放宽也不断刺激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但各国与各地区之间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果方面,各有不同。2006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8%,高于前两年水平,达到8007亿美元。其中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为5490亿美元,占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45%,欧盟因而继续成为世界最大的FDI流入地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10%,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其中,高科技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1%,跨境并购增长54%,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医药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FDI大幅下降42%。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引资总量再创新高,且结构更加优化,显示出吸引全球投资的强劲“磁力”,引发各大外媒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詹晓宁 《中国外资》2002,(10):46-47
<正>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01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1,020亿美元,比2000年的1,340亿美元下降2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入中国香港的FDI大幅度减少造成的,2000年,香港吸收的FDI创下历史记录,达到620亿美元,而2001年,流入香港的FDI减少了60%。如果不包括中国香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流入我国。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一直在累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钉住一篮  相似文献   

13.
2005外贸:大势延续 变数犹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气候普遍回暖.中国发展快车高速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巨大推动力的对外经济贸易亦迎来一个丰收年:2004年我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居全球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FDI)达到62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那么.2005年对外贸易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国内宏观经济和世界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外资流入形势又将如何?本刊特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就上述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一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以及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将会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进入中国进行投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不断提升。1月2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最新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过去三年持续下滑。《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外商投资(FDI)总额不足1.2万亿美元,比2017年的1.47万亿美元下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11,(3):63-66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近年来,越南政治、社会环境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低廉;公共费用和工业用地租金便宜,为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创造了条件。2008年流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24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GDP比重达到10.7%。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FDI流入锐减至178.1亿美元,占GDP比重降至9.7%。  相似文献   

16.
三大原因促FDI回升 20世纪90年代,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长。从90年代初的2000亿美元达到2000年创纪录的1.39万亿美元。FDI流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任何其他世界经济主要综合指标。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连续3年下跌,2003年降到只有5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在负债类项目中,造成储备增加最大的项目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FDI)。1996—2003年,每年流入的FDI在E4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之间。如果扣除资本金撤出等流出资金,到2003年底,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约为474ML美元,约占GDP的40%。持续大规模的FDI流入不仅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对国际收支均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FDI虽然属于长期资本的流入,但FDI也是一种负债,由负债项下导致的巨额储备增长最终将转化为国际收支被动调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孙庆  徐园园 《青海金融》2004,(11):28-29
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l)存量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在外资大量流入的同时,我国的投资收益账户逆差也在逐年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国际收支的稳定受到威胁。本文将从我国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趋势入手,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给出一点建议。一、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分析据统计,1991年到2002年中国累计货物贸易顺差2863亿美元,累计收益逆差就达到了1248亿美元,也就是说,贸易顺差的43.59%都用来弥补了收益逆差。(一…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12,(5):63-65
投资状况外国直接投资状况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爆发后,阿根廷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外资流入大幅减少,一度下降到17亿美元的历史最低水平。基什内尔上台执政后,外资流入有所恢复。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达到6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国际融资》2011,(4):63-66
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近年来,波兰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2007年,波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高达236.5亿美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流入波兰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