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积极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监测评价体系。文章通过将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职业大学、企业、政府及职业本科学生作为利益核心主体,围绕职业大学在开展产教融合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效果四个方面,并结合上述四方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和责任进行分析,梳理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图谱,以此构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计算模型,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在实施产教融合的相关数据为案例进行模型计算,根据结果进行讨论及提出相关性建议。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可具有操作性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方法,丰富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视域下,文章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基本理论,围绕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增强职场竞争力等,以导向性、可测量性、独立性、兼顾职业性和发展性为原则,构建出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职业核心素养的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10位专家赋分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200位食品专业师生问卷调查表验证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结果表明,研究所构建的职业核心素养体系与权重排序结果基本相一致,为后续食品类职业本科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测评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已被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其重要性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但是如何确保产教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个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真正有利于推动产教长效、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标。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开发竞赛型实践教学项目、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商科类专业提升实践教学成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杨怡凡 《特区经济》2023,(10):136-139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基地。本文介绍了产教融合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及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流入流出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人才缺乏拟合度,构建并提出了产教融合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胜华 《老区建设》2022,(13):70-76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案例,简要地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思政引领、产教融合”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一个引领、两项融合、三大支撑”的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实施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金融业蓬勃发展。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新型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职金融专业为例,通过对苏州金融小镇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具体实施措施,最后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面向社会,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与特色。本文以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阐明该模式对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意义,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多种途径,解决人才培养过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卓工计划2.0”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是新工科发展中,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强调跨界融合、支撑服务社会,由校企共建的、突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文章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为例,探讨基于“卓工计划2.0”的“强基·强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此架构下的“一观·二练·三结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解析将真案例、真项目、真合作、真融合贯穿于“3年校内+1年校企+1年企校”的分阶段、分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梳理面向“卓工计划2.0”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以此为地方同层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围绕黑龙江科教强省、人才强省的战略主题,结合省情,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头上,做好专业设置论证、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围绕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十个新突破、聚焦全会部署的一系列战略性发展思路和创新性改革开放举措,发掘高校育人优势;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战略论证,精准育人,提升黑龙江省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构建育人与用人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职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产教融合为中心,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教融合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时间,其概念是指导产业与高职教育形成融合发展。但从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分析,还没有明确的实施策略。因此,需要针对产教融合形式以及深度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基于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产业与专业相融的德技并修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内涵要素融入等构建的专业思政方案,依据3层级、3主线、3育人的"3×3"模式开展研究,为高职教育专业思政方案构建与实施提供一种可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16.
魏雪 《理论观察》2022,(9):170-173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生力军和助推器作用。本文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展开研究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众多领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后续运维和升级工作的人才短缺成为这类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培养上存在滞后产业发展、学科壁垒窄化工程人才知识体系等问题,无法有效满足产业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发现现场工程师培养逻辑紧贴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产业需求。因此,文章提出面向产业需求,以“上游企业+学校+下游企业”的产教协同机制,以现场工程师学院为载体,跨界融合组建混编教师团队,以大工程观理念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传媒学院以职业性较强的广电传媒类本科专业为试点,开展了职业能力教育的创新探索,通过确立职业能力教育理念、构建职业能力教育体系和建立职业能力教育的保障机制,在促进广电传媒类本科职业能力教育以及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系列创新实践。建设职业所需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学院坚持依托广播影视系统的行业背景,围绕广电传媒教育和职业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现有编导、播音、新闻等本科专业36个,围绕广电传媒逐渐形成并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矛盾,产业学院成为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共赢的重要改革。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中兴学院为例,基于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对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以ICT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准工程师+准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的睿智职业规划体系,构建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体系,分阶段培养人才,结合创新实践平台,构成“122”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向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建立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人才的深化与市场研究。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大部分工商管理课程出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