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峰  陶吉  杜芸  杨青 《科技和产业》2023,23(19):20-26
基于2016—2020年江苏省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影响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高新区整体科创效率水平不高,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技术因素起到主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稳定,大多高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但规模效率下降;地区开放程度对江苏省高新区科创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可以从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高新区发展亮点突出,在产业发展、研发机构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体现出江苏省高新区特色。文章抓住高新区快速发展契机,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江苏省高新区在产业、平台、载体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同时总结出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不均衡、产业定位不明、创新投入较少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硅巷作为解决老城创新和存量空间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科创回归都市、老城产业复兴,是现代城市以及都市型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文章以南京市及秦淮硅巷为例,从政策保障、政府项目、科技支撑、金融支持、营商环境5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城市硅巷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城市硅巷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平 《中国高新区》2003,(11):25-26
目前,全国高新区纷纷进入以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从初创阶段以构建综合性的工业园区为平台和载体转向主要依托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来实现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步伐,发挥其对产业的集聚、提升作用,是加快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成都与北京上海深圳高新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高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创新最具活力的先进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建设高新区成功经验的突出代表。把成都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高新区作比较分析,无疑更有利于找出自身的差距和问题,科学吸取先进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有益经验,从而使成都高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一、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及创新的比较(一)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从经济总量来看,成都高新区与北京、上海、深圳高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2001年,成都高新区的工业…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20日,国务院发文批准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从2011年底更名到创成国家高新区,南通高新区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型园区,发展特色逐渐形成,创新环境不断提升,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在国家科技部、江苏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南通高新区高起点编制总体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平台搭建、创新载体建设及功能完善,在建创新载体达55万平方米。通过"以升促建",南通高新区发展理念得以提升,成功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南通高新区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作为高新区的重大使命,立足南通产业特色,以组建海工装备、家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高新区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高新区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核心载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大做强高新区成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的焦点,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来区域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天津市要充分发挥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中重要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提出将上海、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服务业在科创中心产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发展好科技服务业对建设科创中心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建设科创中心可以依托的重要腹地,通过实证方法,对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大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两地区科技服务业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集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14,(5):21-21
正4月2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在京召开"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建设座谈会",来自武汉东湖、成都、天津、大连、潍坊等17家国家高新区主要领导,以及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清控科创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副主任杨跃承出席座谈会。会上,火炬中心介绍了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建设背景,并对区域合作中心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阐述,指出合作中心将建立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新型合作机制,通过实施全要素资源配置,打造全国高新区与北京创新资源对接平台,实现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23,(3):46-47
<正>福州高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91年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亲自部署并推动设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下辖海西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科技园区。自创建以来,福州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科技园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砥砺改革,敢于探索,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科创走廊建设。经过30年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珊 《宁波通讯》2023,(4):54-59
甬江科创区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的重大战略板块和功能平台,对推进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11月15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宁波甬江科创区规划》。2023年2月2日,甬江科创区管委会揭牌成立。宁波市为甬江科创区擘画了怎样的蓝图?目前甬江科创区的建设情况如何?在建设或引进重大科创平台方面,甬江科创区会有哪些大的动作?……围绕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国家层次上的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国家高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国家高新区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它将促使国家高新区加速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珠海市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末探索起步,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产业创新资源链接深度、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端口建设及区域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第九届党代会以来,珠海市确立了“产业第一”和“创新主导”的发展战略。科创孵化载体作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在产学研深度联动、主体招引培育、行业人才培养、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做出调整,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四川省高新区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从创新能力、发展质量、开放水平、可持续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四川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3月2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郑州市启动并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郑州高新区正式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时被批准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还有天津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和苏州高新区。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标志着郑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发展思路得到了国家的肯定。这既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也是郑州市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将有力支撑郑州市“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河南在国家创新体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创新核心层、创新支持层、创新环境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基本框架,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剖析了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围绕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物种的培育竞争、生态系统配套程度的提升、核心企业更新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与G60科创走廊产业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地合作局限性大且缺乏连续性、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匹配度弱、地方高校成果无法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佳等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高校智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及多类型产业协同服务中心等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载体、新机制,从而为地方高校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发展提供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成长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研究. 高新区创建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高新区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吸引和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的摇篮等方面,高新区实践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