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工业旅游、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等。在政府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推动和网络创新等路径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山东沂水县不断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并立足县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旅游+"和"老少红"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山特 《中国西部》2012,(1):41-43,40
诞生于西部大地上的传统智慧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文化精品不断呈现,文化产业大幅兴起。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忽视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诸多西部独有的文化符号已经融进各个行业当中。一批西部文化产品的国际性品牌正在崛起,向世人展示其不俗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位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门类,其空间集聚特征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趋向。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企业之间的群聚效应,当前我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首选方案。但是很多涌现的文化产业园区有的是变相圈地,有的没  相似文献   

5.
西紫湖碧波荡漾,柳枝拂堤,100多栋造型别致的农家小院坐落其间,别墅区内,游泳池、咖啡厅、游乐场、运动器材一应俱全,别墅区外,200多亩花木郁郁葱葱。走进革命老区光山县上官岗村,这里优美的风光,优良的人居环境禁不住让人赞叹。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全球经济随之步人衰退阶段。在总结以往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时,会发现文化产业是可以以危机为契机获得突破性发展的产业,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视角下,探索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在增强我国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建设国家级文化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并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义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并就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经济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支柱,对于山西省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文旅产业耦合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程度进行测度,测算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度。结果显示,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间耦合协调度存在不稳定性,但总体上处于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9.
探索中国文化政策发展之路非物质中国让快乐生产金钱——E时代的娱乐经济有事短我—拇指经济初探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最好阐述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也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成为其不断扩张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同时正在逐渐成为各大区域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遇难得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从积极的方面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文化领域逐步从事业形态向产业形态转变,并由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出现近2.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强大文化消费需求,人均GDP超过1490美元、特大型城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社会发展催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喷发期征兆显现;同时已经形成文化经济的诸多亮点,文化产业近几年出现了长足的进步。据报道,1990年到1998年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  相似文献   

10.
在产业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曲靖拟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曲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城市定位、借助重点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在增强我国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建设国家级文化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并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义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并就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贵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既是贵州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对贵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产出表对贵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进行测算,得出当前贵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促进两大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文理科突出,实际上北大工学院的历史很悠久。早在1910年,京师大学堂就设有工学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建筑四个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建制取消。但在同年,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2005年,北大工学院在力学系的基础上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4.
俄侨文化产业作为哈尔滨一种特色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应加强俄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意识、 强化特色俄侨文化产业结构和建立特色俄侨文化产业市场机制.改善特色俄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实行政府管制与自由市场相结合、 强化市场竞争中法制建设的保障和平衡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升特色俄侨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力应创建品牌、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以新理念新科技与软实力支持、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和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舟山人在与海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敬畏生命、崇尚海洋的理念,在获取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中始终坚持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在新、旧石器时代,伴随着渔民出海捕捞等活动,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海洋渔俗文化;在海上冒险生活,对心灵慰籍和精神关怀提出强烈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海洋佛教文化和观音文化;在船舶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海洋商业文化.2011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这一背景下,发展海洋经济成为舟山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语境入手,概述了浙江文化产业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以政府推动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引擎、市场运作为基石、规模扩张为态势、业态创新为拓展的发展特色,并进而从强化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开放力度、优化支持系统等方面对浙江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属于两个概念,但是两者包含的行业内容具有较大的重叠性;“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总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现状、发展前途、发展手段和发展基础看,我国文化产业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注重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与贸易调控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大众文化起了莫大的作用。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平衡、市民文化消费滞后于其他消费、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必须从大众文化的视角,推动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宁波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新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传统的旅行社产业在技术环境和内部优化升级的影响下,也产生了跨界融合的发展迹象。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明确了旅行社产业融合的概念,分析了当前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动因,探讨了产业融合对旅游社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旅行社产业融合中的障碍因素,提出推进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