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范式,以行业高渗透性和颠覆式创新特性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能够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因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宏观方向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微观方向是实现制造业的数智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其中,数智化转型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服务化转型代表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念;绿色化转型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构建数字基建,完善数字产业,为转型提供硬件设施和配套环境;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注重制造业数智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微观层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数据交易平台稳步增加,工业大数据市场加速增长。数据要素以虚拟替代性、渗透性、易复制性、准公共物品性、规模经济性、要素互补性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特征,融入传统产业,赋能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变革和市场拓展,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面临数据确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存在制约,数据监管治理组织亟待完善等挑战。对此,应构建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增进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交易新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治理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新常态”,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坚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目标迈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技术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尤为重要。论文以2013—2019年8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异质门槛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应用对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资产运营效率路径实现,而对于满足差异化长尾需求提升盈利能力作用并不显著。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技术能力、低企业规模、高资产周转、高劳动依赖的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转型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在全球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生活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手段较为滞后,特别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其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手段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当前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基于此,本文以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智慧农业等为切入点,探讨了信息技术赋能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苏南地区制造业呈现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层次有待优化;信息产业规模增加,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集群态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苏南地区可以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加深国际产业合作;立足自身优势着眼全球,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互联网思想,实现产业联盟化发展等方式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主要针对苏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一体化联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目前,浙江工业企业生产的大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难以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浙江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根据低碳经济原则,要着重发展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要运用信息化改造产品、装备、工艺流程和产业组织,促使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要通过发挥现有优势,分类培育,形成具有不同特点和要求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使制造业获取集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11.
宋波 《管理观察》2017,(25):78-81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传统制造业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制造业作为青岛市的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梳理现有关于国内外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制约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技术创新、企业规模和物质资本。最后,给出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畅 《价值工程》2022,(33):55-57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互联网的推动下,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方向。同时传统零售企业也面临着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选取永辉超市作为样本,通过案例及SWOT分析,发现了传统零售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转型升级的一般路径,即“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并结合永辉超市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是制造业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2011—2021年数据,从城市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三大城市群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三大城市群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影响。其中,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对其合理化的影响作用,大湾区城市群的情况则相反。数字经济对三大城市群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影响特征。劳动技能结构提升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影响机制。数字经济对三大城市群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数字化应用水平、数字产业化水平和数字化发展环境等维度存在差异。各地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完善城市群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强化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协调联动,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振兴制造业是促进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总结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数字化升级经验,对比中德两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发现,德国制造升级模式表现出的创新性与前瞻性使其在数字化时代维持着强有力的领导地位。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应积极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带动中国品牌上升发展,建立企业数字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培育与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数字战略部署,深入教育体系改革,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也在重新塑造盈利、生产和服务等模式,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本文以北京市传统制造业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及访谈等方式总结该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核心问题。随后,从人才、企业和行业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当今时代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深度剖析,分析其在当代的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视角,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及讨论并提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破解青海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将推进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按照"拓展平台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建设、强化企业培育"的思路,努力实施六大举措,着力在"转变"上下功夫,在"突破"中求实效,通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青海装备制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制造业质量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4):128-1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发展迅速,各类新型、高效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已经开始逐渐的占领市场,但制造业迅速发展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资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必须想方设法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因此未来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绿色制造工艺技术。产业革命的先锋代表是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又是机械制造,由此绿色制造工艺更为重要。基于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实现技术以及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型升级是长三角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增速放缓,平均增速低于全国但略高于京津冀,而核心城市上海在两区域中平均增速最低。在创新投入方面,长三角整体优势明显,各省市均衡性优于京津冀;在创新产出方面,长三角新产品和专利绝对规模优势突出,但专利创新质量较低。长三角创新成果国际竞争优势较弱,在创新投入产出效果方面,基本没有优势可言。因此,长三角重点要做好规划制定、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创新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以及核心城市引领等方面的工作,巧借"微笑曲线"和"武藏曲线"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