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中潜在亏损问题逐渐滋长,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工商银行对全国1万多个国有企业的调查表明,潜亏面达63%,潜亏总额高达108.3亿元,为明亏(即帐面亏损)的1.72倍。另据财政部测算,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潜亏总额约为5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企业占绝大部分。所谓企业潜亏,是指某些企业实质上已发生亏损,只是被人为的虚假的帐面利润暂时掩盖起来;或企业的实际亏损额大而帐面显示的亏损额小;或实  相似文献   

2.
目前,除了明显亏损的国有企业外,尚有很大数量的企业处于隐性亏损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潜亏”。这种隐形的企业亏损情况尽管未在正常的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但确实存在于企业之中,其对于企业的危害甚至远大于显亏。分析隐形亏损的性质、成因和现状,以及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解决国有工业企业各种形式的亏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财务理论的角度看工业企业的隐形亏损所谓隐形亏损是指那些隐含于企业内部,未被会计报表披露的企业损失。财务理论对于下列情况的企业隐形亏损认为是企业正常的价值损耗,并非视其为亏损。其主要有:1.…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亏损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通病,国家已予以高度重视。随着“围剿”亏损的力度加大,有人已把亏损的变种——潜亏作为“避难所”。潜亏,粉饰太平带来虚假盈利,容易使人头脑发热,导致决策失误;潜亏,带来超分配,流失了国有资产,使许多企业沦为“空壳子”;潜亏,病急讳医使得一些小毛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结果酿为“不治之症”;潜亏,助长了浮  相似文献   

4.
一、潜亏的形式 1.少提少摊费用造成潜亏,有的企业该预提的费用不预提,甚至在“预提费用”帐户上出现红字;有的企业把“待摊费用”帐户作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把已经发生的费用转入待摊长期挂帐;有的企业为了实现其承包利润指标,采取少提折旧基金等办法,虚增利润。 2.虚设债权及呆帐损失造成潜亏。有的企业把发生的亏损放在往来帐上长期挂帐,甚至有的单位为  相似文献   

5.
对我局机修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探讨大同矿务局政策研究室周玺柱,赵树梅一、对我局机修业股份制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目前,我局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企业明亏或潜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但可以根据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性,促其某一部分首先实现质...  相似文献   

6.
企业潜亏问题,当前已成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严重威胁着一部分企业的实际问题和隐患所在。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全国各类工业企业中,盈利、潜亏和亏损这三种类型已各占l/3,解决和消化企业潜亏已成为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造成企业潜亏的原因,除客观上普遍存在的“三角债”问题的困扰,不同程度地受到商业经营改革的影响等因素外,经营者的  相似文献   

7.
潜亏是指企业客观已经存在或实际已经发生,但尚未计入当期损益的成本、费用及各种损失,在会计报表上没有得到如实反映,而潜藏于资金占用之中。潜亏比明亏有更大的危害性。在潜亏没有计入损益之前,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相应就虚出一块,造成经营成果失真、财产不清、家底不明、经营决策失误,使企业陷入困境。一、企业潜亏的表现潜亏主要是潜藏于资金占用之中,通常采用实物盘存法、文件检查法、函证法、询证法就不难发现。其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盘亏和少转原材料成本,领用低值易耗品不出账;(2)原材料的超支差…  相似文献   

8.
潜亏挂账,是指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将应在损益中列支的费用或应进成本的消耗,未列支损益或未进成本而挂在财务账上,是企业潜在亏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较广的涉及面,是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一、潜亏挂账的几种主要形式在进行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时,经常发现一些企业没有把心思用在练好内功、提高经济效益上,而是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将存货、固定资产等损失不列入损益而挂在财务账上,形成潜亏挂账。1.库存产成品成本与市场销售价倒挂不处理。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加上管理不善,有些企业出现库存产成品成本与…  相似文献   

9.
企业亏损、潜亏和挂帐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面临的一大经济难题。根据有关方面对全国预算内国营企业的统计和调查,目前情况大体是:企业亏损(明亏)1000多亿元,企业潜亏500多亿元(仅包括工业企业),企业挂帐1000多亿元。需要指出的是,三者之间可能有一些重复计算(如挂帐与潜亏的重复计算)。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强财会基础工作遏制企业潜亏吴伶潜亏在国有企业中不断发生,吞食着国有资产,危害严重。如何遏制潜亏,已成为经济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仅从"财会基础工作"这一基本点出发,谈力避潜亏。一、企业潜亏及其危害企业潜亏,是指企业没有纳入年度损益决算和账面没有...  相似文献   

11.
潜亏就是企业潜在性的亏损。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既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也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严重地阻碍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经济发展危害极大,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公害。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一、潜亏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实质企业潜亏现象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经调查分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资料能够反映出来的潜亏现象:l、虚列收入。2、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挂帐。3、库存产品留存成本过高。4、无法清理的长期欠款。5、应摊而未摊的各项费用。6、应提而未提费用。7、福利费、工会经费赤字逐年增加。8、…  相似文献   

12.
潜亏即虚盈实亏。目前,这种现象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较为普遍。其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它反映虚假的经济信息;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财务状况;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诱导决策失误等等。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潜亏的现象、原因和对策方面作出粗浅的探讨。一、现象(一)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一旦企业经营发生困难,财务状况不佳时,报喜不报忧,应编会计报表.即使亏损了,也编造一个保本微利的会计报表。也有个别企业主管部门,为了本部门有个“效益好”的名声,要求下属企业会计报表中,利润总额等指标必须…  相似文献   

13.
五、两权分离的陷井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企业最大的弊端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两权分离后,一大批企业因获得经营自主权而获得生机。但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企业为保障经营者和职工利益,不惜让国有企业大量亏损甚至高额负债。《中国企业家》杂志前不久以《“亚细亚”日落之迷》,报道了经营者损害所有者的大量内幕。如:郑亚集团设有一个“货物配送中心”,但配送中心送给所有各大商场的商品,价格不但比批发市场上的价格高出许多,甚至…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指标体系透析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有1/3明亏,1/3潜亏,也就是70%左右的企业不盈利,这种状况一直在不断的恶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经如履薄冰。纵然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缺少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指标是非常关键的原因之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评价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及社会积累率。该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资产…  相似文献   

15.
目前,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存在潜亏问题.所谓潜亏,是指帐面上盈利,实际上亏损;帐面上亏损少,实际亏损多,或帐面上是盈利大户,实际上是微利企业.潜亏对企业和国民经济危害极大,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1 形成潜亏的因素和产生原因形成潜亏的因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1 库存与入库各种实物的实际价值小于帐面的价值.一是实物量的减少,包括丢失、计算不准等.例如,某钢铁厂年进焦炭30万吨,年终统计时,除扣除合理亏吨后,实际消耗28万吨,少了2万吨.二是实物存在,但由于变质、破损和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已失去了使用价值.按规定,这部分资产应作为报废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股份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典型的实现形式。因此,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最重要途径。 一、股份制改造必须着眼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而国有经济却步履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部国有企业中,1/3明亏、1/3潜亏,真正盈利的仅占企业总数的1/3。全民所有制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76%降至1990年的54.6%,10年间下降了21.4个百分点,1993年末已降至42%左右。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能否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推行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是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有以下七个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是设备老化,补偿不足;二是资金投入少,重大技改难以进行;三是历史包袱重,潜亏挂帐多;四是企业办社会,负担过重;五是税赋重,留利少;六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困扰国有企业的问题之一是对外投资没有产生效益,有的甚至出现亏损。企业沉淀在投资单位的大量资金无法收回,有的出现坏帐损失,造成企业严重潜亏。资金困难,使本来不景气的企业雪上加  相似文献   

18.
到今年9月26日,我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简称一汽锡柴)建厂已整整51周年了。一汽锡柴有过称雄于世而又雄风顿失的昨天;也有雄风重振,正在奔向辉煌的今天;更有辉煌、美好的明天。翻开我厂的创业史,可以发现,在昨天,我们确曾称雄于世,确曾有过第一的辉煌。但在互9周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厂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严重亏损,明亏加潜亏,亏损总额达1257.55万元。这次亏损,给我厂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工厂声誉一落千丈,在社会上抬不起头,在不起腰;企业职工心理失衡,人心涣散。锡柴跌入了从未有过的低谷,锡柴职工蒙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工业企业的产品销重有滞有畅,经营状况有好有坏,经济效益有亏有盈确属正常。虽然从理论上讲,一个市的机械工业全系统无亏损是能够实现的,担实际上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实在不易。而福州市机械局局属国有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了无亏损户,这在全国机械行业也是不多见的。福州市机械系统是如何实现全系统无亏损的呢?下面发表的这篇报道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编者一些专家认为,当前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国有企业有1/3亏损,1/3潜亏,1/3盈利。而从1993年全国机械工业系统的情况看,亏损企…  相似文献   

20.
<正> 潜亏,是一种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但还没有反映到损益账户上的潜在亏损,是直接影响长远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潜亏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不易察觉,因而不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潜亏是不良资产的具体体现,是企业财产损失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是潜在的发展阶段的亏损。潜亏具有潜伏期,在没有暴露和处理前,无法统计其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