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纺织业的“无配额”之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专家预测,中国纺织品出口在取消配额后的"无配额时代"将会招致比"配额 时代"更大的阻碍和冲击。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前景为何并非"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
实施了两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将于2007年年底到期,从2008年1月1日起,输欧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从此中欧纺织品贸易从"配额管理"走向"双边监控"。面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良机,我国纺织品企业是借配额限制取消之际,无限扩大产能,走"低价跑量"老路,再次造成量增价减的出口混乱局面;还是吸取2005年初纺织品急剧出口造成的"井喷"教训,努力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积极稳妥有序地出口……,看来配额取消只能说是发出了春天的信号,之后能否繁花似锦,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管艳莹 《商业科技》2014,(20):27-28
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ATC协议》,在2005年WTO取消了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标志着世界纺织品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中,中国的纺织品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层面,文章从“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主要阐述了“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大国和全球经济发展明星,即将进入"无配额时代"。2007年12月31日欧盟取消纺织品、服装贸易配额,2008年12月31日美国也将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长期以来,由于配额的限制,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质量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构成我国纺织企业走向后配额时代的最大内在隐忧在于,纺织业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价低质次的恶性竞争,以及盲目扩张所导致的产能膨胀迅猛问题,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壁垒主要有纺织品特保措施、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纺织品国际合作等。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企业应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化出口战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整顿外贸秩序,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有效应对后配额时代的出口壁垒。  相似文献   

6.
曾理  赵崎 《商场现代化》2007,(26):18-19
曾理赵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摘要]自2005年以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欧盟利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等手段,对来自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设限。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和纺织品出口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的同时,需要找到应对欧盟市场的最佳出口策略。  相似文献   

7.
理性看待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华  黄舜 《财贸经济》2005,(3):71-75,91,F003
2005年1月1日开始了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后配额时代,这将会极大改变全球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和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竞争对手的日益强大以及主要进口国非配额贸易限制措施的不断出台等,将使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中国应从政府、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自身竞争力,治理出口秩序,实现向后配额时代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王晓云 《价格月刊》2006,(11):36-37
随着世界纺织品与服装配额的取消,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纺织业与服装业面临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各种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在后配额时代可能对中国纺织品与服装采取的反倾销手段,提出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对中国纺织业发展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取消配额也将对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形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国纺织业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保持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是纺织业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飞 《北方经贸》2006,(4):33-35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纺织品行业迎来了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文章分析了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行业面临的来自国外和国内的挑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混沌序列在具有很好随机性的同时,一些序列还具有KroneckerDelta自相关和近似正交的互相关特点,因此被认为是实现直序扩谱CDMA系统较理想的扩谱序列之一,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中从异步DS-CDMA系统的模型入手,分析影响CDMA系统性能的关键问题,说明混沌扩谱CDMA系统的性能优点。为了实现混沌扩谱CDMA系统的数值仿真与性能验证,以切比雪夫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为例进行混沌扩谱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并与基于Gold和Kasami两种序列的传统DS-CDMA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混沌映射的基础上,为了改善混沌序列被截短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级联型的混沌映射。研究和仿真证明,该方法产生的混沌序列在伪随机性、相关性、平衡性、误码率方面的性能优良,很适合用于DS/CDMA扩频通信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一维混沌映射产生序列复杂度低、保密性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改进型映射和Cubic映射的级联型混沌序列。新序列的混沌映射表达式由原来的低次一阶差分方程扩展为高次二阶差分方程,映射迭代过程由单级迭代变为二级交叉迭代,从而提高了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对新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特性和扩频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新序列具有混沌吸引子结构更加复杂、初值敏感性更强、序列复杂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特点,最后验证了新混沌序列具有和传统一维混沌序列相当的扩频特性。  相似文献   

14.
混沌序列具有非线性、宽带类噪声、大的码族、任意长的周期且容易产生的特性,因此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很有实用价值。本文将文献[1]中对伪随机扩频序列盲估计的方法推广应用到混沌扩频通信中,并对其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在只知道扩频码周期而无其它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利用特征值分析的方法可以对数字混沌直扩序列进行盲估计,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扩频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混沌映射与自编码非线性融合的思想构造扩频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将Logistic混沌序列通过改进产生的复合符号混沌序列与自编码算法输出反馈进行逻辑异或,然后与自编码序列经非线性Henon映射相融合产生高质量的复合扩频码。以混沌和自编码为基础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提高了序列的相关性和复杂度。在DS-CDMA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扩频序列抗多径干扰能力更好,并能获得较低的扩频误码率,有利于扩频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混沌映射迭代生成的时间序列复杂度低且序列取值范围受映射参数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耦合级联混沌映射的扩频码生成算法。先通过引入耦合控制因子对满映射条件下的Sine映射和Tent映射进行线性耦合,在保持系统动力学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弱了混沌参数取值对序列取值范围带来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扩频码的地址空间。进一步,继续将耦合映射与Sine映射级联后作为扩频码生成器的驱动内核,通过级联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映射迭代生成时间序列的复杂度,使得所生成的扩频码具有更强的伪随机特性。最后,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加载S-T混沌扩频码的直序扩频系统,测试了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系统的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原有传统映射的扩频系统相比较,基于线性耦合级联映射的扩频系统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应用于测控通信系统具有优良相关特性的混沌扩频序列 集合,提出了截短混沌扩频序列的优选算法。基于中值比较进行平衡序列构造,相对传统方 法能够得到更大的 筛选序列集合。给出了截短扩频混沌序列的具体优选步骤,并对截短混沌序列和Gold序列在 多址系统中的性能展开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织技术,提出了三类二元及四元完备序列和序列偶的构造方法。分别利用二元完备序列、二元完备互补序列对和二元完备序列偶作为初始序列,通过合理设计带符号移位序列,基于交织获得了不同的二元及四元完备序列和序列偶。这些构造方法均可不断递归地进行,从而获得更多具有新参数的完备序列及完备序列偶。该方法通过引入带符号的移位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标序列的相关性能,为序列的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码分多址(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及其容量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用户数量与系统的扩频增益、抗干扰能力指标、卫星转发器饱和功率等的关系,容量分析的结果可供人们在选择和设计通信卫星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靖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