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宁 《商业时代》2004,(33):72-73
三峡库区的形成使得三峡旅游发生了质的变化,游船已不再是解决该地区交通问题的旅行方式,而成为长江三峡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三峡旅游的主体。游船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深入改革,才能适应新三峡旅游的变化,在长江三峡旅游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框架构建及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永菊 《江苏商论》2005,(2):120-122
三峡工程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影响为重新调整和优化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线、构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带生产力布局带来了契机,根据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构建“一线三点四区”的旅游生产力布局支撑框架,实施由沿江向腹地拓展的开发思路,构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相似文献   

3.
从博弈论角度看三峡文化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媛 《商场现代化》2006,(3):182-183
本文以三峡库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命运提出问题,通过博弈论的基本内容,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认识三峡发展文化旅游与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矛盾,提出了运用博弈论的观点来解决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三峡游船旅游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了解国际游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游船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三峡游船旅游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最后提出三峡游船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骆永菊 《江苏商论》2004,(7):134-136
三峡工程的修建,大大提升了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的开发价值。本文分析了提升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经营开发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唐坤 《商》2014,(45):230-230
长江三峡游船旅游是依托三峡地域风光和人文特色发展起来的综合型的旅游产业形态。但从2001年该地区的游船旅游逐步走下坡路,本文章通过解剖长江三峡游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致使其衰落的因素,为长江三峡游船旅游的发展提出再造辉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武光  罗仕伟 《商业研究》2006,(23):172-175
从对三峡旅游文化的界定,明确了三峡旅游文化的内涵;分析旅游文化在库区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明库区旅游业与三峡旅游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点———中心———目标的互动发展模式,及“进行两个分析、设计两个方面、构建一个系统”的实施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库区各景点向三峡腹地和各支线的不断延伸,其旅游产品内涵就一直在发生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库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组三峡旅游产品,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已是三峡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亚章  郑璐 《中国市场》2008,(39):18-19
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长江三峡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本文论述了三峡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重大贡献,以及其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质,历来为人们所追捧和崇拜,因而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就具有了突出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将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指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名城,关键是要塑造城市国际性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并营造国际旅游环境,构建环坝国际旅游圈和环城休闲度假圈,实现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三峡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瑰宝,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极大的推动着当地旅游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2009年,库区蓄水达到175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全体完工,三峡旅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旅游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要在"新三峡"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在分析影响三峡地区旅游发展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期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策略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多元旅游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协同发展不够,未能形成一个大区域旅游产业。通过对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及其整合开发现状的分析,来探讨该区域多元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基本对策,进而指出了该区域多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钟建伟 《商场现代化》2007,(17):215-216
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旅游资源的变化将引起库区旅游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变化,出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双核化、空间布局的集聚化、圈层化和旅游产品的复合化等趋势。要确立符合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分片布局、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策略,保证三峡旅游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旅游开发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成库后,将会使旅游形象、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线路等发生新的变化。相应地,三峡库区旅游应采取新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赵小鲁 《商业时代》2007,(21):103-103,112
长江三峡是著名的黄金旅游线。本文从旅游业是三峡库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着眼,论述了三峡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成库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昊 《商》2012,(3):155-156
三峡风光以其独特性吸引着无数宾客,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和旅游市场的起起伏伏,三峡入境旅游研究也一直成为焦点。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三峡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入境游客数量、涉外旅行社数目、豪华游轮数三个影响因素,并对模型进行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的建设举世瞩目,三峡工程中的百万大移民的浩大工程和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更令人惊叹。但移民工程后的移民生活保障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三峡移民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文章通过对三峡移民精神的旅游客源进行市场调查,并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三峡移民精神的旅游客源市场呈集中分布,且集中度较高,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8.
去冬今春以来,位居全国十大旅游热线之首的长江三峡旅游线路宜昌至重庆沿江承运游客的游轮开航率不足一半,涉外豪华游轮基本停驶,游客人数较上年同期锐减一半以上,连续六年爆热的三峡旅游骤然暴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土家民俗文化在三峡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提出随着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要促进三峡库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土家文化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土家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农业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拓宽旅游产品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三峡腹地山区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地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