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税主体超过法定的纳税期限未缴纳税款,即构成滞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对税收滞纳金制度的规定略显粗浅,致使在税务案件中出现税务机关执法混乱和司法机关裁判差异.基于有关税收滞纳金制度的176份裁判文书分析,提出中国税收滞纳金制度司法适用应当优先适用《税收征管法》,以指导性案例明确税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税收征管法》经过了两次修改,增加和修改了很多规定,大大丰富了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但是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的《税收征管法》扮演着实质税收基本法的角色,从宏观上在立法基本原则和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税收程序的层次性决定了税收程序立法的层次性即广义、中义、狭义三种税收程序立法.因此《税收征管法》大修、中修和小修三种修改方案,本文根据我国征管实践,提出了《税收征管法》修改的若干内容。  相似文献   

4.
税法体系和税制体系是税收现代化的基本前提、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税法体系和税制体系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税法是税制的形式,税制是税法的内容,法治引领改革,改革推动立法。但目前我国的税法和税制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加快税收立法进程,也就是加快税制的法治化进程,构建能够适应国家现代化和税收现代化要求的税法体系,确保税制改革于法有据,使税收治理和税制改革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由于税收征管法在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基础性、统领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对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法修订提出了修订方向、框架性思路、重要制度改革和设计以及部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智慧》2005,(10):73-7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减免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对减免税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5,(8):78-80
第一条 为规范纳税担保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体现在税收方面就是依法治税。现行税收法制在税收立法、税收制度、税收执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须从完善税收立法,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改革“收入计划任务制”的管理模式,提高税务队伍素质,强化税务稽查,加强税法宣传等方面健全税收法制,强化依法治税。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5,(11):79-7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和其他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纳税人有依法缴纳税款的义务。纳税人欠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追征,直至收缴入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豁免。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没有追征期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涉及的税收改革、税收政策和税收调节内容,在分析“十二五”时期税收改革的目标、两项税收体制改革、七项税收制度改革、五项税收政策和两大税收调控任务的基础上,针对税收“调节住房分配”和“调节收入分配”两大调节任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税收改革包括税收体制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两个层面."十一五"时期税收改革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第三轮税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改革过程就是税收立法过程,税收立法的质量与效率是评价税收改革质量与效率的法律标准."十一五"时期税收体制改革集中体现在<税收基本法>的立法创制中;而税收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立法创制,增值税改革仍停留在<增值税暂行条例>的修改上,因条件不成熟,尚不能升格为<增值税法>.  相似文献   

11.
周俊平  韩兰荣 《新智慧》2007,(12):39-41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发生解散、撤销、破产以及其他情形,依法中止纳税义务的,还应当依法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公司法》及《破产法》等有关规定,税收被列入第二优先清偿顺序。但清算顺序中所说的“税收”仅指企业清算以前形成的欠税。纳税人在进行清算的过程中同样也涉及有关税收问题,属“新生”税收,并且是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清算中必须支付的费用,属“优先拨付”的范畴。一般来说,内资企业清算时涉及以下税收: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其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了税前扣除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就《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广告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纳税人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权利在税法上的具体化,而纳税人救济权则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坚实屏障。由于我国立法体系不完善,始终缺少一部《税收基本法》来保障纳税人权利,故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成为了纳税人权利保障和寻求救济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税收征管法》在保障纳税人救济权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该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清税前置”原则就是诸多缺陷中的代表。通过学理分析指出该条文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有税收立法体制、税权划分体制、税收结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经济形势,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优化。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革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清单革命》在建筑、飞行、金融、行政领域相继掀起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清单革命”。清单的核心要素是为大脑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清单革命”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启发:制定并出台税收权力清单、税收职责清单、税收负面清单,建立健全税收“黑名单”制度。  相似文献   

16.
税收立法权限体制是整个税收立法体制的核心,其不足与缺陷是导致目前我国税收立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时其加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进一步解决税收立法中的问题,从而解决由税收立法所产生的税收体系的问题,使我国税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税务管理的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要完善与税务管理相关的法律结构,在宪法中充实有关税收的内容,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改进税收立法,严格规定不同级次税收法律规范的制定权,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税收立法。加强税收执法,地方政府不干扰税务机关执法,税务部门要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素质。健全税收司法,建立“税务警察”和税务法庭,健全税务司法监督网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分析方法为认识税收与税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法经济学分析要求税法将税收法定主义、税收中性与调控相结合、税收效益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也要求将效益观作为税收多头(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中央与地方)立法的立法观。税法经济分析是为了税制优化,然而,税权的界定不清、税收信息的不对称及其公共物品属性又是税制优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新《税收征管法》将《合同法》中代位权、撤销权的立法成果运用于税收立法,为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税务机关若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不当的,则会引起征纳双方的行政争议,甚至引起行政诉讼。因此,本文对税务机关如何有效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中关于税收基本制度的立法,是具有统领地位的“税收宪法”,适用所有税收法律行为。税收基本法是在宪法关于税收规定过于抽象、税收立法级次、体制不完备、立法法关于“税收基本制度”内涵不明确从而税法体系出现空档的情况下再次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税收基本法律制度包括税收体制基本法律制度和税收部门基本法律制度。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创制税收基本法的经验,立足国情,尽快创制中国版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