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克氏螯虾的生命力极强,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中都能生长。池塘养殖克氏螯虾,容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是克氏螯虾养殖的主要方式。我们在本县洪蓝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年的试验养殖,取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惠萍镇地理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公里长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克氏原螯虾池塘精养120亩,泯沟普养1.5万亩,近两年池塘亩产达到400kg,产值9200元,净利润5000元,效益大大高于泯沟养殖。现将我镇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克氏原螯虾是当今世界淡水产品最红火的消费品种,产品供不应求。克氏原螯虾养殖与加工逐步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已成为特种养殖户、农民增收创效最快的亮点产业。近年来,我省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加工、出口、餐饮以及饲料、运营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几种能对克氏原螯虾造成严重危害而难以治疗的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可能是因为人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水质比较差的水体中发现有克氏原螯虾的踪影,因此就推测克氏原螯虾"适应能力强"、"对养殖环境要求低"、"抗病能力强"、"没有疾病的危害"等。其实,克氏原螯虾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不仅可能受到各种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水产品市场上克氏原螯虾十分走俏,价格逐步攀高。为了寻找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资源,笔者利用藕塘进行克氏原螯虾套养试验,并不断改进套养模式。在没有明显降低荷藕产量的基础上,克氏原螯虾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和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1.1藕塘。藕塘一个面积74亩,其中暂养塘一个,面积2.5亩;对照塘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克氏原螯虾特殊的繁殖习性,来年要发展养殖,当前是收集亲虾的关健时期,养殖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由于天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人们都在探索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方式。笔者采取了克氏原螯虾与蟹种同池共养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又名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属中小型淡水螯虾类品种。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  相似文献   

9.
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由于克氏原螯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条件不高,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在养鱼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利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 克氏螯虾俗称“龙虾”或淡水龙虾,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已日渐为人们认识并大量食用。从其甲壳中提取的“虾壳素”、几丁质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和环保等方面。近年来,克氏螯虾不仅在国内成为畅销的水产品,而且其虾仁、虾黄及整条虾出口也迅速增加,因此,开展克氏螯虾人工养殖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水产品需求,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克氏螯虾养殖技术作如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惠萍镇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km长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克氏原螯虾池塘精养120亩,泯沟普养1.5万亩,近两年池塘亩产达到400kg,产值9200元,净利润5000元,效益大大高于泯沟养殖。现将我镇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4-10亩为宜,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2.
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及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不但可以弥补自然资源产量的不足,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与当前市场供求的矛盾,而且还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致富问题。克氏原螯虾养殖既可利用池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日渐为人民所认识、并大量食用。近年来克氏原螯虾不仅在国内成为畅销的水产品,而且其虾仁、虾黄及螯虾出口迅速增加,随之带来了大量捕捞,致使自然条件下的克氏原螯虾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对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方法方式,提高渔业经济效益,2006年我们在东至县大渡口镇养殖一场进行了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混养技术实验,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品种混养的经济效益,实验证明池塘虾鱼混养亩产克氏原螯虾67.4kg,鳜鱼54.4kg,大规格鱼  相似文献   

15.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收集近两年进出口贸易的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要市场、产地、出口类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是我国克氏原螫虾出口的第一大省,而且其优势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美国是我国的克氏原螯虾的主要出口国。从出口结构看,目前国际需求以经过简单加工的产品为主。这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强对克氏原螯虾的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深加工产品,塑造克氏原螫虾高端品牌是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克氏原螯虾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但多集中在亲虾繁殖习性,幼体发育,胚胎发育,蜕皮与生长的关系等方面,尚未见有关不同密度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生长的影响方面的报道。因此,对不同密度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生长的影响的实验也就显得很有必要。本实验旨在了解不同养殖密度下,克氏原螯虾仔虾成活率、增重与密度的关系,为集约化养殖克氏原螯虾  相似文献   

17.
<正>南方广大的沿湖、沿江(河)地区,有许多低湖田、低洼田、冷浸田等;这些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每年9-10月水稻收割后就一直空闲到第二年6月。如将这些稻田与克氏原螯虾轮作,不仅水稻可增产5%~10%,而且每亩可以收获克氏原螯虾150~200公斤,产值超千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1918年引入日本,1929年经日本引入中国。现已形成全国性分布。全世界有560多个品种,克氏原螯虾占70%-80%。主要养殖区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一、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生态习性淡水小龙虾具有掘洞穴居习性,水温低于6℃进入洞穴越冬,32℃以上也进入洞穴或深水区避暑。  相似文献   

19.
<正>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只要一次放足虾种,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有一部分克氏原螯虾能够达到商品规格。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克氏原螯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降低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螯虾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于2007年在河南省虞城县北部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1材料与方法1.1池塘的选择与改造养殖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上农下渔养鱼池塘上,池塘面积为5~10亩,池深2~2.5米,池塘水深不宜过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