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鱼池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而给鱼池加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最佳效果,在加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加水的技巧。一是因情况加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15天左右向池塘加水一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相对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时间间隔相应调整缩短。二是清晨加水。给鱼池加水时,最好选择在清晨进  相似文献   

3.
金晖 《渔业致富指南》2007,(16):70-71,60
<正>一、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有加水换水、增氧、施无机肥、生物方法、调整放养模式、化学方法。(一)加水换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  相似文献   

4.
<正>鱼儿离不开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而不良水质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灭顶之灾。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要按照水质调控需要给鱼塘换水,也会碰到一些养殖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夏秋季,鱼塘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草鱼喜欢比较清新的水质环境,草鱼的养殖地一般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湖区、库区。池塘的底质以壤土或砂礓土为好。2.养殖草鱼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40cm较为适宜,水质过肥、水色过浓的水体草鱼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草鱼养殖过程中,要勤加注新水或换水,一方面薪水可以刺激鱼的摄食和生长,另一方面换水可以改善鱼的生活环境降低池塘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加水时的温差(一般不超5℃)、加水的量(一般一次10cm  相似文献   

6.
<正>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  相似文献   

7.
<正> 1、定期注水:鱼苗刚下塘时,池水只有50—70公分深,以后要每隔3—5天加水一次,共需加水3—4次,每次加水10—15公分,加水时在注水口用密网拦住野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搅浑。加水的原因是由于鱼苗生长快,要求有更大的生活空间,另外加注新鲜水可以改善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繁殖。2、巡塘:1)一天三次,凌晨、中午、傍晚各一次,观察鱼苗活动情况,水质的变化,发生问题可及时采取措施,并确定投饵、施肥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正>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一巡、二调、三早三防、四定、五消"。1、"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早、晚各一次。若发现鱼儿严重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解救,且停止投饵和施肥。2、"二调"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调节水质和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施肥调节水质和加水调节水质是由水的颜色来决定的。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可少  相似文献   

9.
高温季节成鱼养殖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合理做好水质调节工作 从5月中下旬开始,当鱼池水沮超过20℃以上时,应适当控制或停止施肥,以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淡,预防鱼池缺氧死鱼;对于水质过肥的池塘,应勤加水或换水,每次加水或换水的间隔时间可视水质情况从每15—20天一次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的高产稳产为目的,以合理控制养殖水质和投饵为重点,主要研究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始终控制水质“活、爽、平衡”。南美白对虾成为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养虾品种。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基础饵料充足和池内生物群落相对稳定,尽量减少由于水环境的变化对虾苗的刺激和饵料不足影响其生长,要根据水色和生物量的变化及时施肥和加水。  相似文献   

11.
<正>一、水质管理1.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再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宜。2.控制水体透明度高温季节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注意  相似文献   

12.
高产鱼塘后期管理:一巡、二调、三防、四定。“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早、晚各一次。若发现鱼儿严重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解救,且停止投饵和施肥。“二调”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调节水质和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施肥调节水质和加水调节水质是由水的颜色来决定的。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池水清澈见底,呈灰蓝色或浆色,表明水质较瘦,应加大施肥量;池水颜色发黑,表明已变成病水,应更换新水。“三防”是指防逃、防汛、防鱼病:对于进排水口拦鱼设备,要经常查看,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维修,防止鱼儿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水质管理1.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在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宜。2.控制水透明度夏季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  相似文献   

14.
<正> 渔谚有“养好一塘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而要管好一池水,经常及时地加水是培育和控制优良水质必不可少的措施,对80∶20池塘养殖冲水就更显重要。经常加注新水有以下六大好处。一是加深水位,增加了鱼类的活动空间,相对降低了鱼类的密度,池塘蓄水量增大也稳定了水质,可相对增加池塘载鱼量。二是增加了池水的透明度。加水后使池塘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大,使光透入水的深度增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层(造氧水层)增大,整个池水溶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精养鱼池水质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各类鱼病的多发季节。搞好夏季成鱼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极为重要。一、调节水质1.配备简单的水质分析盒,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加注新水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隔10天左右冲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5~20cm深。一般鱼池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cm左右;生态制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若水质恶化,应先排出1/3~1/2老水,再注入新水,保持水质"肥、  相似文献   

17.
<正> 时值七月,开始进入鱼类生长的中后期阶段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管理,保证夺得高产。 一、施肥与水质调节:7—9月份,由于投饵量大,水质已很肥,一般不再追施有机肥;9月中旬以后,天气转凉,水质变淡,又可酌量追施。一般每亩每月用量为200—250公斤。采用泼洒法,每1—2天泼洒一次。无机肥,大致每亩需氮肥0.5公斤、磷肥0.25公斤。先溶于水中,然后全池泼洒,宜少量多次,至少每周一次。还可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综合施用。成鱼池的水质调节工作,主要是加水换  相似文献   

18.
<正>鱼池水质调整技术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的基础上,通过鱼池水质调解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对水质变化的具体观测下进行综合人工调节。一、鱼池水质的观测:1、水质是水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综合表现。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测定可以了解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肉眼观察外  相似文献   

19.
<正>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配套与清整1、水源水质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各项指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注排水设施齐全,进排水方便。2、面积水深成鱼池塘面积以10亩以上、百亩以下为宜,面积过大,不利于调节水质和驯化鱼类吃食;池塘过小,缓冲力小,水质不稳定。水深一般保持在1.5—2.5m之间。同时要求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阳光充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3、机械配套具备动力电源,每5亩水面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投饵机1台。4、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经冰冻曝晒数日,加水30cm,然后用生石灰(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