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季是竖鳞病和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其他淡水鱼类如草鱼、团头鲂等有时也会感染该病。得了竖鳞病的病鱼,鳞片竖起,体表粗糙,稍压鳞片,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鳞  相似文献   

2.
<正> 一、竖鳞病 鱼类竖鳞病是由冬季多次拉网捕鱼及鱼体冻伤造成表皮损伤,再被点状极毛秆菌感染而造成的。春季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尤以3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以鲤鱼、鲫鱼为多发常见,草鱼、鲢、鳙鱼也时有发生。其症状表现为:体表粗糙,鳞片直立,鳞片基部水肿,轻压鳞片,鳞囊有水状物喷出,鳞片随之脱落。若不及时抢救治疗,便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抢救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竖鳞病1、此病也称松球病、鳞立病,由细菌引起。主要症状是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带血的渗出液。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常有积水。该病主要危害鲤鱼和各种卿鱼、草鱼,白鲢有时也会发生,每年春季是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4.
<正> 鱼鳞立病又称竖鳞病、松鳞病、松皮病。此病是由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疾病。 一、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向外张开,竖起来像松果状,鳞片基部水肿,皮肤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水状液从鳞片基  相似文献   

5.
<正> 鱼患竖鳞病的症状为: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如果是因鱼波豆虫引起的竖鳞病,除有竖鳞的症状外,镜检鳞囊积液,还可发现其中有大量鱼波豆虫。  相似文献   

6.
<正> 冻伤 当池塘水温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在-3℃以下,草、鲢、鳙鱼就会冻死。防治方法是:做好防寒保温,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是鱼类疾病的多发季节,而春季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全年渔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如果防治工作有疏漏,就会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萎瘪病等。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一、“三早”。所谓“三早”,即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早放养:一般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种苗不易受伤。早开食: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早管理:是相应做好规划安排,如各种鱼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和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1.冻伤。进入冬季,气温开始下降。当池塘水温下降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以下,草、鲢、鲢鱼就会受冻而死。防治方法:在严寒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在气温较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饵料,抓好饲养管理催肥鱼膘,以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为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2.竖鳞病。越冬时亲鲤鱼易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用手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每隔3—5天给池塘加换新水一次,并按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公斤,研碎后兑水25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或…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在春季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现将春季常见的水霉病、竖鳞病、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病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冬放鱼种主要有以下优点: 1、冬季温度低,鱼类活动能力弱,鳞片紧密,因此在捕捞、拉网、运输与放养的环节中,不易受伤。鱼种死亡率低。 2、冬季病菌繁殖和生长较慢,鱼生病较少,大大减少了病菌感染机会。 3、早放鱼种能够让鱼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可提高鱼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7.竖鳞病竖鳞病为鲤和锦鲤等鱼类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乌鳢、月鳢和宽体鳢等也常有发生,草鱼、青鱼、鳙也偶有发生。此病通常在成鱼和亲鱼养殖中出现,发病后的死亡率在50.0%左右,严重的鱼池,发病死亡率可达80.0%以上。【病原体】水型点状假单胞菌(Pseudomons punctata f.ascitae);近年来发现引起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的嗜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也可导致鲫竖鳞症状。乌鳢等竖鳞病的病原体为费氏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生理活动加快,摄食量开始增加,与此同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也频繁活动并开始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因此春季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而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住"三早、四定、五消"技术要点,具体措施如下:一、"三早"即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一般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春季应在  相似文献   

14.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抓住"三早、四定、五消"关键技术措施。一、"三早"所谓"三早"即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各地一般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适宜,这时水温较低,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一是鱼经过一个冬天的停食,体质比较弱;二来春季天气变化大,气温不稳。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以下"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早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因为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山东潍坊地区部分姜农使用神农丹种姜,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报道指出,涕灭威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被植物全身吸收。并且,当地农民根本不吃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由此,一场由农药使用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线。其实,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报道,使用过神农丹的黄瓜曾致安徽13人中毒。中国农业大学周志强教授表示,滥用神农丹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产生的污染反过来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为此,有专家指出,要想真正解决农药污染问题,还应从预防阶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北宋年间,小瓜虫病就受到了我国老动人民的广泛关注,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是一种流行范围极广、危害程度最大、感染种类最多的世界性淡水养殖动物寄生虫病。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寡膜纤毛  相似文献   

19.
<正>常言道"腊水放养,鱼种猛长",常规鱼种投放一般选择在冬末春初为宜,其中"冬至"、"春节"前后尤为淡水鱼种的投放佳期。因为这段时间气温较低、水质稳定、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染病率低,可以早成活,早生长,早增重,早获利。因此,池塘冬放鱼种宜早不宜迟。根据我县养殖情况,笔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近几年在对我区鱼病流行情况调查时发现,草鱼竖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主养草鱼的网箱和池塘中均有发生,尤以池塘为重。2002年,我区高寨河湖泊河滩地的一口4亩草鱼塘暴发竖鳞病就是典型的一例。通过笔者积极的防治,获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