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现代信息社会,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调解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翻译中遵循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指导,适度进行文化杂合既能促进文化的交融,也有助于弱势文化的优化和对强势文化的抵抗。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关系说的角度探讨翻译策略的价值和价值冲突,翻译策略的价值就是翻译策略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等主体需求的意义,翻译策略的价值冲突指的是不同价值主体或同一价值主体在价值观念、价值认识和价值选择等问题上,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任何翻译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来考察翻译活动、翻译选题和翻译策略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对翻译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误读与误译;动态对等;取得动态文化对等所依赖的四个可变因素;动态文化对等在文学、会话、广告翻译的运用-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取得文化对等,强调文化因素参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伦理具有自然科学不具有的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两个重要特点。多元的翻译伦理之间是无法比较、相互冲突的,或者说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不同的翻译伦理进行一个孰高孰低的排序,翻译伦理之间的冲突并非善与恶、对与错、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冲突,无法通过寻找到一个唯一"正确的"、"普世的"翻译伦理来解决这种冲突,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伦理,不同的伦理只表明了翻译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翻译观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作为现代主体艺术之一的影视作品的翻译也应注重文化内容的翻译。从文化翻译观的内涵入手,将文化翻译观与影视翻译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影视翻译语言的特色,体现我国文化因素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陈甜 《企业家天地》2009,(11):195-196
伦理学界普遍认为,翻译作为一项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就必然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于是便有了翻译伦理的探索。本文尝试以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模式透视当代西方各学派的翻译理论,分析、阐释各学派的翻译主张中蕴涵的翻译伦理思想:语言学派和科学派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字、词、句一一对应的再现伦理;文艺学派突出再现原作的风格、修辞、神韵等艺术现实的再现伦理思想;翻译研究学派则看重翻译过程中各利害关系之间的交际、服务伦理思想;功能学派、交际学派、解构派的翻译活动中,分别诠释着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出版商、赞助者等多方负责的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及基于“存异”规范的伦理等多元的伦理思想,最后,各学派的译者都以承诺的伦理来协调各种伦理思想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论文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策略,指出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应该注重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时、准确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发展变化,弘扬中国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图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要激活与构建学生双语文化图式,对比中西方相冲突的文化图式,并构建文化映射图式,从而确保文化的等值传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功能翻译派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这种应用灵活性高的翻译理论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出发,探讨了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影视作品翻译标准和策略,同时突出了在影视翻译中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莎剧的意象翻译走过了从朱生豪的"足救时弊、普及莎剧"到梁实秋的"存莫真",再到方平的"形象性"地传达"原汁原味"的历程。不同的翻译目的使得译者在翻译中表现出对"象"和"意"两个方面不同的关注与侧重,进而产生不同的意象传递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译史研究正成为一大热点,因为历史能使人了解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20世纪中国翻译史》填补了我国译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其视角新颖,写法独特,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底。  相似文献   

13.
汉英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英翻译中,由于中华文化的一些特有现象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造成词汇空缺,难以实现语言符合转换和文化转换的和谐统一。翻译时可采用音译法和意译法等翻译方法来实现文化的有效移植。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英汉姓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 ,“约定俗成原则” ,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 ,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翻译新手和高手在翻译上采取不同的翻译行为与其认知心理可及程度有关,而认知心理可及程度又与译者大脑中控制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模块有关。从翻译新手向高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理解、使用现场知识向逐渐应用已有知识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使用上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英汉语中隐喻概念的文化存在着共性和个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既传递信息等值,又要传达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典文化翻译尊重异质文化差异性,尽量保存异城文化特色的完整性。《浮生六记》的翻译不仅考虑了读者的期待及接受能力,更保持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体中汉语数字缩略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外宣材料中汉语数字缩略语的英译应该根据词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对相对性缩略语、绝对性缩略语以及共时和历时缩略语翻译分别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翻译教学内容设计和学生翻译问题分析的指导。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考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翻译理解阶段主要依靠逐词解码的单向信息加工,当句子整体意义大于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源语意义隐含曲折时,学生译文的正确率低。有效运用图式有助于学生排除理解障碍,正确领会语篇意义。因此,翻译教学有必要引入图式理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图式运用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谚语翻译讲究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由于中英文化差异,翻译谚语时应作适当的变通,以传达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