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年夏,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遵照上级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相关制度,派出团职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连队"蹲点",帮助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根据工程兵部队驻地分散、环境艰苦、多数担负繁重国防施工任务的实际情况,工程兵党委明确提出:下基层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典型,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时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有的干部为了省力省事,双脚开始偷懒,很少下基层、下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什么事情都依靠电话遥控指挥。配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为了方便机关干部整天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本人并不反对用电话指导工作,但电话绝不能代替双脚下基层,下乡村。如果机关干部仅仅满足于用电话上传下达、联系工作。这样不仅很难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也很难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同时容易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势主义,难免就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者所愚弄,更谈不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已蔚然成风。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此抱有很大的期望。归结起来主要是七盼七怕。一盼——多下去有专业知识,有技术特长的干部。农村最缺的是农业、林果业、水利、畜牧兽医、农机等技术人才,最急需的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二盼——领导能经常下基层,体察民情,多听听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意见,特别要耐心倾听一些批评性意见,以避免和减少政策上的漏洞,研究制定实实在在的措施,调动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三盼——既有农村工作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修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下基层作为一项帮助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在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作时却存在走过场的问题,下基层的动机变了味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农民欢迎五种干部下基层一是欢迎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的干部下基层。多数群众反映,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开发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希望上级选派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的干部下基层。不要派"官老爷",那样群众不但不欢迎,反而寒心。二是欢迎吃苦耐劳的"...  相似文献   

6.
机关干部到农村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察民情,交朋友,办实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普遍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近日下乡村,听到了农民对“八类”干部见而生厌。一是“鹦鹉型”。这类干部下  相似文献   

7.
对机关干部下基层任职工作,是积极帮助大胆支持,还是撒手不管,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曲周县白寨乡党委政府自1989年以来对下村任职干部坚持做到思想上帮助,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激发了他们改变后进村面貌的积极性。二年来,使该乡五个后进村都得到较大转变,有的还被评为地县先进支部,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一切知识和智慧的本源,也是解决一切社会和经济问题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和方法.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为转变机关作风、指导实践、推动基层工作的传统方法,被各单位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如何增强干部下基层的实效性,也一直是我们长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远离机关和家庭,必须在那里就餐,这就产生了“吃饭问题”。这本来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近年来却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之一,故不能等闲视之。记得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部实行供给制,下基层都在群众家“吃饭”,吃过开一张“支粮证”,让老百姓抵算公粮任务。有时情况紧急,什么手续也来不及办,群  相似文献   

10.
干部没来盼干部,干部来了怕干部。"前不久,笔者在农村搞调查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农村干部说这样的话。一个盼,一个怕,这的确是出自农村不少乡、村干部的肺腑之言,他们毫不掩饰地道出了睐盼望干部下基层、又怕干部来农村的迫切心愿和失望心态。要说盼,群众是一盼干部送政策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在农村住了一年,深深体会到,作为干部下基层工作,给群众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办法。给群众送钱、送物当然是群众欢迎的,也是渴求的,但钱有花光、物有用完的时候,钱光、物净后怎么办?何况作为干部下基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省水富县云富镇坚持开展民情调查活动,每名机关干部每月轮流深入村、组、农户不少于10天,串百家门,连百家心,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受到农民欢迎.得知此事,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3.
吴玲 《乡镇论坛》2011,(13):25-26
最近,在与一位老干部闲谈中,听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过去干部下基层静悄悄,打起背包就出发,动静不大影响大。如今干部下基层,官不大架子大,动静大。过去干部给群众留下念想,如今干部下基层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细细品味,这些话既朴实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最近,山东省陵县滋镇党委、对“百户农民”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思想上存在“三喜、三怕、三盼”。“三喜”:一喜,“老传统又回来了”。农民对干部下基层,包村包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喜悦;二喜,政策向农业倾斜。三喜,“又被领回了棉花地”。农民在1984年前,尝到了棉花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现在各级各部门“重点抓棉花”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河市纪委办公室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拨动"心弦",尽职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奏响办公室工作的精彩华章。一、拨动"虚心学习"之弦,奏"素质升级"新乐章市纪委办公室大兴学习之风,坚持三措并举,力促素质升级。一是沉下心,向不同人群学。引导机关干部以见贤思齐的心态,向领导学眼界、向同事学方法、向前辈学经验、向群众学  相似文献   

16.
孟秀萍 《民营科技》2010,(4):114-114
人的心态,直接关系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人的心态与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密切相关。群众的心态不好或是有了梗阻,得不到及时疏通,就会给社会、家庭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一些地方不够稳定,发展滞缓,这里告状,那里上访,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没有及时有效的把握群众的心态。现就政工干部应如何把握群众心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时根 《中国就业》2008,(12):23-24
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和扶持更多的农民进行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近年来,我们结合江苏泰州市的实际,就做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由被动保障向主动保障转变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农民群众在想什么,他们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呢?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題,到基层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农民群众在下面五个方面反映比较强烈,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一、学习科学技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方兴未艾。传统的种养方法正在被科学种养方法所取代,传统产品结构逐步被新的优化组合产  相似文献   

19.
去年,云浮市审计局和市中级法院驻村工作组把排头兵实践活动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基层办好事实事,共走访农户l39户,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21个,排查解决相对突出问题9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5件,帮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2个,驻村工作再创佳绩,受到了省、市、区各级基层办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机关干部下乡蹲点驻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目的是为着推动乡村工作。笔者 却认为,组织机关干部到农村蹲点驻村,弊多利少,是一种形式主义。不说机关干部看法如何,就说乡村干部,实实在在欢迎的也为数不多。最近,笔者就这一 问题搞了一次调研。我们本以为是好事,赞扬的一定会不少,但是,情况却令人吃惊,持否 定意见者着实不少。第一,农民群众不欢迎。村里来了工作组,虽然说不能天天大吃二喝,但总不能不闻不问 ,总要安排人伺候。羊毛出在羊身上,种种应酬开销,到头来还不是全摊派到群众头上,增 加他们的负担。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