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目前的燎原之势,是我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生产的结果。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我国如何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机遇,如何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国际分工特点和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现状的分析,提出尽力促进我国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应该是现阶段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出发点,而外资主导下的加工贸易则有利于同时发挥中国和FDI流入国的优势,因此加工贸易应该是现阶段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我国民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所带来的配套机会以及技术外溢,通过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配套件间接参与国际分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本和提高技术水平,逐渐涉足产业铤的高端。  相似文献   

4.
加工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是战后全球范围内产品内公司内分工深化的结果.从理论层面看,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等构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石.从实践层面看,综观欧美、港台等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内容,加工贸易由“进”到“出”的过程是必然规律,加工贸易升级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实现,政府宜选择正面鼓励为主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张骥 《中国经贸》2011,(1):42-44
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稳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华 《改革》2007,(9):39-43
从当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角度的研究表明,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持续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激增的根源。持续双顺差的格局可能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作出政策调整:转变外贸政策;增加政府及公共支出,使国内储蓄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不断完善外汇储备制度,成立专门外汇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浪潮中,中国因突出的劳动力禀赋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一半。本文对大规模承接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雁  刘峰 《南方经济》2004,(9):26-28
本文拟从分工的角度探索中介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脉络。文章首先论证了分工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市场演进的程度,随后阐述了在市场演进的过程中,中介组织随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产生和发展,并推动市场的进一步演进。从而得出结论:分工深化的同时,市场不断地演进,中介组织也因此得以产生。分工与市场相互促进,表现为事物发展的两面,当分工深化或者说市场演进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中介组织作为分工深化的结果得以产生,市场也就演进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研究石忆邵一、市场经济呼唤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扩大1.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①。农业...  相似文献   

10.
许烜  彭微  邓晓霞 《北方经济》2010,(15):40-4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周公司的中间品贸易不断增加.跨越多个国家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国家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或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这使得产品内分工现象日益明显。我国的传统产业在规模和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总体仍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因此,研究产品内分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对推进我同产业升级健康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乔晓楠 《科学决策》2003,(12):34-36
产业结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存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在该种状态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和每一产业内部的比例结构符合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各产业的分工与组织制度在该技术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分工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三次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就业人数与就业者的收入基本稳定,不存在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该产业结构也符合国际分工的要求,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要素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素分工的发展使国际贸易表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世界市场交换的中间产品比重大大增加;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例不断上升。文章采用一个扩展的李嘉图模型对要素分工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要素分工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获利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分工参与国的整体利益。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积极发展国内的要素分工是减轻国际市场依赖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分工重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企业作为产业分工重组深化的产物,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利益的获取。本文运用了专业化分工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企业从产业分工中内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并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及交易网络的扩展对行业发展规律的影响,试图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产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市场结构的形成提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产业内贸易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变化,并利用2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双边面板数据,考察了影响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加入WTO后我国主要通过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并且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明显的"南北型"特点,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LVIIT)占绝对主导地位;市场规模、贸易结构和地理距离是影响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而FDI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亟需调整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6.
需要和分工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唯物史观时的两个重要范畴.需要在分工的出现、发展与消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度把握需要对分工的价值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进一步凸显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孟亮  田南生 《辽宁经济》2007,(11):22-23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承接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在扩大出口、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辽宁省加工贸易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工业化模式因国际环境、资源禀赋、市场规模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现实背景。该文尝试从产品内分工角度,找寻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研发全球化、全球生产一体化等条件下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探索适合我国资源禀赋特征、符合当前全球生产组织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旅行社条例》下我国旅行社分工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割的水平分工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而<旅行社条例>的实施又进一步打破了现有的分工体系.所以必须改革旅行社现有分工体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旅行社产品服务流程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超边际分析方法 (即边际分析和总的成本 -效益分析的组合 )考察了分工、市场容量、生产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一个包含交易成本及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模型证明了 ,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 ,一般均衡结构不连续地从自给自足跳到只有部分分工的二元结构 ,然后再跳到完全分工 ,此时二元结构消失。在这个过程中 ,均衡的不平等程度是波动的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非单调增加的亦非单调减少的 ,也不是倒 U形曲线关系。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交易条件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