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答要点:①经济危机破坏了生产力,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尖锐化,③经济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现象,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首先,经济危机使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经济危机期间,市场需求锐  相似文献   

2.
本题回答要点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是什么?③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如何引起经济危机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渡过的。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大量的商品销不出去,甚至成批地毁掉,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失业激增,物价暴跌,信用破坏;另  相似文献   

3.
在六十年代初期及以前,苏联东欧等国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周期性,更不用说经济危机性质的波动了。当时有三种观点:①认为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根本特征,经济周期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将危机等同于经济负增长,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从未出现过负增长,因此断言不存在经济周期。这个结论是基于他们所能看到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而言的。②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资本主义形式的周期性波动即生产过剩或商业危机.但有类似技术性再投资周期的波动。即自然周期。③认为即使社会主义经济有波动,那也只是计划偶然失误所致。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无发生波动的可能性,但不排斥决策失误带来韵起伏。  相似文献   

4.
一、必然性存在于经济周期而非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而只能间隙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每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要爆发一次生产过剩(或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战后经济周期的发展因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其变化规律发生了重大的质变。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二次大战后的科技革命加速了固定资本更新,如美国固定资本更新速度在危机时期还略快于战前经济高涨时期。西欧和日本在50年代更处于经济恢复和技术《改造)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对经济周期的波动生产强劲的熨平作用。其次,生产的社会化强化了国家垄断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早己有之并且现在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从马克思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到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各个阶段: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当代西方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些理论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整个经济运行的周期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穷毕生的精力,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产生生产无政府状态,带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这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一个社会,只要其主要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有,周期地发生经济危机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挟其雄厚的财力,采取大规模的“反周期”措施,虽然因此经济周期有所变化,经济危机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经济危机仍然不时发生。在80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周期在战后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将以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这些新特点为依据,对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作一些分析。一。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危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金伯富整部资本主义经济史就是繁荣与萧条相互更替的历史。在经历80年代中后期代价高昂的经济繁荣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90年代初相继进入了一轮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萧条之中。本文试图对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待点、成...  相似文献   

9.
王凤娟 《理论观察》2006,3(2):43-44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1929年的经济危机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历史特点,马克思、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对经济危机的理论解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其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其周期性是必然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浩 《特区经济》2024,(2):51-5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技术基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科技变革双重逻辑下的周期性运动。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变为全球性危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此题要说的问题有:(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有哪几个阶段?(3)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4)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爆发的。所谓周期,就是说每隔若千年就爆发一次,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替一样,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必然的无法逃脱的合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许多大师都对经济危机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马克思、凯恩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经济危机就不会彻底消除.而凯恩斯作为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存在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低,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将从经济危机的成因、实质以及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三个方面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去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 自1979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至现在已近十年了。下次世界经济危机将在何时到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程度如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决定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致有三方面因素。长周期的结构因素;中周期的可变量因素;政策效应。事实上在对世界经济危机的预测中,长周期往往被人忽视,但恰恰是这方面因素在每次世界经济危机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本文在假定中周期因素和政策效应具平均水平的条件下,从长周期的角度对面临的世界经济危机进行推测。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周期性现象,是世界资本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破坏和中断,“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由此出现的政府监管的缺失,是导致危机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生产的社会化甚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林子豪 《中国经贸》2013,(16):13-14
经济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运行轨迹具有相关性。结合经济周期理论,评价和反思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和探讨行业周期性低谷的扩张策略、行业周期性波峰的收缩策略、以及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制造业的导向。将逆周期策略研究纳入企业发展视域,进而提出运用逆周期战略是制造业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莉 《青海经济研究》2001,(5):18-21,34
经济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系统内部自身矛盾及外部非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而表现出的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起伏的运动现象。早在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C&;#183;米格拉就提出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现象,至1939年,J&;#183;A&;#183;熊彼特《经济周期》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经济周期理论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2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周期确实普遍存在,而经济周期的波谷-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力也极大 ,如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几乎损失了40%的产出,失业率更是高达30-50%,因此,对经济周期进行分析、预警、调控也成为了数量经济学研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从定量分析方面,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态及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我们要以客观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做好防范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要论述经济周期影响因素及经济增长源泉,首先要清楚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