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价午餐”变成了被误读的“天价午餐”,段永平变成了“概念化”的段永平。如此的误读是一种自我创造,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制造出一个可供批判的靶子  相似文献   

2.
现在,到了社会学家和维权斗士士场的时代,经济学家可以退回书斋了96岁的彼得·德鲁克去世了,全世界搞管理的人都在怀念他,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假如德鲁克是在中国,我们的大众又会怎么看待他呢?德鲁克从来不是一个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他一生的学术和实践部和美国大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非要问他的道德立场,恐怕只能说他是大公司和CEO们的“寄生虫”,他先在大公司工作,然后研究大公司,接着帮助大  相似文献   

3.
王悦承  吕金奇 《英才》2004,(3):83-86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被人叫老大的感觉怎样?你会怎么回答呢?要是放到企业家面前,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悬念:敢情是不错!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企业家连当老大的志气和勇气都没有,又岂能带领一彪人马,在万军丛中杀出重围?有人说,领导欲有多大,领导力就有多大。在心理学家的眼光里,这是否只是一种过饰非的表达方式?什么样的领导欲,撑起了被誉为“吉林药王”的修涞贵?如果他的领导欲真的很强势,那么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中国药王”?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预约了一顿午饭,最后变成了大新闻,而且引出了大争议——这恐怕是初级阶段中国才有的独特世象。  相似文献   

5.
雪松 《中国企业家》2006,(14):19-19
几年前,人们通过小霸王、步步高、中央电视台的一届广告标王知晓了段永平的名字,现在,这个名字与巴菲特联系在一起,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竞得与“股神”共进午餐的机会。这件事,无疑立即在网络上下引起轩然大波。在公众的眼里,这自然是一个奢侈的行为,更有人质疑,即便是这笔钱最终捐给了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6.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资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这是那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标王”段永平吗?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就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设计。  相似文献   

7.
难咽的午餐     
台湾有个王永庆,王永庆因经营台湾塑胶集团而闻名,他的一大法宝就是“午餐会报”。由王永庆亲自主持的“午餐会报”,讨论的都是各部门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方面的难题,一项投资计划、一个改善经营的提案都可能是一午餐会报”的主题。按一定顺序,每个单位在开会的一个月前接到通知,对台塑的主管们来说,每次会报会都是一顿难以下咽的午餐。由于准备充分,会上主管们的汇报都很仔细,王永庆听得也仔细,问得更仔细。一次,午餐会报讨论台塑南亚公司的橡胶椅子问题。汇报者从原材料到各种费用说得头头是道,光图表就有好几页。王永庆还是不满…  相似文献   

8.
数字     
211万美元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拍卖,似乎快变成了中国富豪的包场。今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是被有“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以211万美元投得,成交价创历史最高。上一次与股神共进慈善午餐的中国人,是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而他在前年还只花了62.01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X+Y的留人术     
曹操、刘备与X-Y理论在众多高层管理者中,如果问谁最怕过年关,恐怕非人力资源经理莫属。因为春节过后便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人才跳动的黄金时节。有乐天派的朋友问我:“既然是跳槽的黄金时节,那不正是HR经理为公司选拔人才的黄金时节吗?HR经理又何愁之有呢?”的确,任何问题从正反两面看才能更为客观全面,但是正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除非将不适合企业发展的人“请”出去具有正效应以外,其他人员的流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负效应。特别是当公  相似文献   

10.
适合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是价值+策略的投资模式,适合于巴菲特模式的长期投资时代远未到来。虽然只高出了100美元,但巴菲特午餐却刷新了上一次中国人创造的记录。据说,这一次的中标者也是来自于中国——中国商界的"巴菲特热"着实威力惊人。但倘若不是为了慈善,花这么多钱吃一顿饭实在不值。  相似文献   

11.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05,(5):101-105
“如果你爱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很著名的谚语,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经理人来说,恐怕再贴切不过了。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走出去”来实现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经理人也随之“走出去”了。对于这些众人眼中的海外精英们,他们在外派期间,经历了哪些苦痛和体验呢?同时,又取得了什么经验和教训?通过这几位外派经理人的经历,也许可以从中折射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有时,是天堂还是地狱,可能只在一念之差……  相似文献   

12.
唐凯林 《英才》2005,(2):28-32
夏朝嘉的财富故事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找到一个好的专业切口进入,突然发起来,凭着过去的经验,再加上自信,企业做大,然后开始多元化。于是不断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什么赚钱做什么,而这种活法不属于夏朝嘉一个人,禾嘉一家企业。在中国企业生态群里,它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生存方式。先不论只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行为有多少弊端,且不说做不到行业互补的多元化有多么危险,单就一个企业只靠老总一个人的悟性,成功的有多少?猝死的又有多少? “我的主业就是搞组合,不断地把产业整合起来,这是我的职业。”夏朝嘉这话该怎样理解呢?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激进? 沉醉在产业资本游戏里,矢口否认多元化风险的夏朝嘉让人捏把汗。推崇狼的智慧,夏朝嘉尤其推崇捕捉猎物时机选择的智慧。但学会放弃机遇,或许是夏朝嘉们应理性思考的另一种人性智慧。前一段轰动的中航油事件,恐怕真正让公众错愕的是在市场浸润多年的陈久霖,风险意识却几乎等于零。与市场对赌的豪情,造就了一批中国企业家,也扼杀了一批中国企业家。我们在痛惜中途翻车的陈久霖们的同时,也在忧虑无畏风险的夏朝嘉们。如果中国企业家们的悲剧20多年一演再演的总是老掉牙的套路,不说也罢。  相似文献   

13.
记得曾听过一个讲座,一个很知名的作家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的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有人问:“有第四吗?”在场的人都笑了。作家很风趣地诜“问的好,可惜我没遇到!”然后他很认真地告诉提问的人说:“如果有第四,那就是放弃。”作家接着说“如果你的坚持仍不成功,恐怕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你的才能与成功难以匹配,这个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得,也是你最明智的选择。你应当及时调整自己,寻找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媒体老是问一些不该问的东西,让我很难受。我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和你有什么关系吗?我要是偷的、抢的,自然有人会来抓我。”2005年5月15日,当时还是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等管理着6家上市公司当家人的顾雏军,在参加一个“中国战略”论坛时被记者们的反复提问所激怒,终于耐不住沉默,富有哲理、却无不幽默地说道。  相似文献   

15.
郝倩 《企业文化》2006,(7):34-36
13年前,陈立民22岁。他刚从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和同学一样憧憬着进一家大公司。“如果进了我们单位,你对将来有什么想法?”陈立民尝试应聘的企业几乎都会问他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资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这是那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标王”段永平吗?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就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设计。  相似文献   

17.
温达 《中外管理》2007,(10):94-95
与所有的ERP企业一样,刘有涛麾下的恩信科技也曾经有过数百人的项目团队,也曾经有过宽敞的会客室,也曾经梦想将中国的大企业们做成自己的客户,也曾经希望依靠一个个项目为企业迅速带来财富。而现在刘有涛和他的恩信科技所尝试的.却是为需要ERP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午餐”。  相似文献   

18.
现在人们常说企业要“抢占先机”。然而,段永平却反其道而行之,语出惊人地提出“敢为天下后”。段永平的业绩,许多人并不陌生。他接手一个百十人的、濒临倒闭的小厂,在不长的时间就推出了享誉全国的“小霸王学习机”,并很快后来者居上,成为学习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年产值达数亿元人民币。当他再次白手起家,创业“步步高”时,VCD行业早已是数十家“战国诸雄”,将VCD市场几乎瓜分殆尽。段永平审时度势,分析了市场存在缝隙,“步步高”能够杀出一条出路,挤进去。段永平“后发制人”,他又成功了。 如此看来,“后发制人”…  相似文献   

19.
读者     
“另类”段永平《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3-4期合刊看完这篇封面文章,笔者觉得,与其说这是段永平的“美国路”,还不如说是他的“人生路”。段永平的人生路,就是从企业家到投资家再到慈善家,准确地说,他同时具有了这三种身份。看起来,这似乎就是一个商人的完美路线图了。而段的特殊性在于,他并没有像国内一些企业家那样转变成为职业投资人,而是成了一位投资“个体户”,这多少使段显得相当另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6期《段永平:平心投善》有钱人为何不捐钱?这是一个被媒体炒烂了的话题。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有钱人并没有比并不是那么有钱的人有更多的义务捐钱。也就是说,是否有钱并非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义务捐钱的标准,只是,有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