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我省农村于1983年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重大改革给村级集体经济(指统营层次这一块经济,下同)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村办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实现产值111.7亿元(1980年不变价),利润7.6亿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11.6倍和33.5倍;村集体净收入23.9亿元,比1981年增长3.1倍;村集体固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5年,保山市四县一区共有76个乡镇、904个村委会、10331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216.6万人,当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2%。全市有集体积累的村354个,有企业的村218个,当年有集体收益的村494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54.7%,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53个,5至10万元的村34个,23万元以上的村54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410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45.4%。在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253个村中,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52个村占16.8%。  相似文献   

4.
宣汉县天台乡有8个村,72个社,2712户,11000人,耕地面积8216亩。截至1998年底,天台乡村级债务高达196万元,村平负债24-5万元,人平负债190元。其中负债超过20万元的村有6个,占75%。债务最高的4村高达51万元。严峻的现实,使天台乡新一届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村级的巨额负债直接影响了全乡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上级财税任务的完成,进而危及农村社会稳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遏制、降低和化解村级债务,已成为当前确保农村大局稳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于是,…  相似文献   

5.
昌图县金家镇共有19个村,6177个农户,农业人口25848人,耕地面积97532亩,是全市粮食主产乡镇之一。该镇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双层经营比翼齐飞。全镇1992年村级集体自有资金556万元,比1983年增加288万元,增长101.5%;村级积累资金259万元,比1983年增加128万元,增长49.4%;自有投资基金297万元,比1983年增加160万元,增长53.8%;长期固定资产512万元,比1983年增加376  相似文献   

6.
1990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扶持和发展村社(社即村民组)集体经济,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总体部署。到1996年末,四川省54972个村、42.4万多个村民组(四川称为社)共有集体项目44万个(其中1990年以来新发展的项目有28万个),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29亿元,比1990年增加10.7倍;“空壳村”比例由1990年的42%下降到8.7%,还产生了200多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14,(1):41-43
<正>近期,我们就昆山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分两个组深入到镇村进行调查研究。2012年全市188个村(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村均579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3%,村均436万元。2013年预计增长12%左右。从而卓有成效地拓展农村公共保障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一村级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为全体村民所有,它的全部产品和一切经济收入归集体统一支配。辽宁省的12个固定观察点,在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相应发展。1989年12个村的社会总收入为8807.5万元,比1986年的4183.1万元增加1.1倍。198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812.1万元,比1986年的2640.9万元增加1.2倍。12个村调查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地区与地区之间,村与村之间差  相似文献   

9.
开原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辽宁省中等水平,有一定代表性。全市村级经济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同,1991年与1986年相比(下同),村集体经营企业纯收入加承包收入由1448万元增加到1566万元,增加8%,经营资金由8721万元增到12653万元,增加45.1%,其中固定资金由3087万元增到4677万元,增加51.6%,但是,经过具体分析,村级经济潜在的问题还很严峻: 1.村级财务开支增长的速度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经营效益下降。村级总收入由2396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金湖县于江苏省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中获批基层农经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后因机构改革,将基层农经体系建设试点改为农村"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试点。经过3年探索,金湖县建立权责明确、公开透明、操作规范、简便高效的村级事务公开体系,实现全县5.2亿元村集体资金规范化管理,全县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同比下降29%,村干部信访举报同比下降35.7%,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截至2019年底,全县126个村(居)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达7084.44万元,村平均56.23万元,比2016年底增长15.71%;村集体总收入达11235.89万元,年增长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泸县1988年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有新的起步。据1990年底统计,村社集体收入已达1134万元(平均1111元),比建立双层经营体制前收入增加81.73%,有收入村、社合作经济组织增加36.26%,有收入的村为710个,占总村数87.88%,有收入的农业社为8503个,占总社数90.5%。集体用于农业开支780万元,占收入的68.78%;现有集体积累272万元。但全县集体经济仍然脆弱,且发展不平衡,不能更好发挥村社应有的职能作用。1990年底统计,集体无收入的村98个,占总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阴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活动,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壮大村级财力,提高村级统筹发展水平.2009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175.8亿元、净资产153.3亿元,村均分别达6976万元、60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8.8%;村级集体收入达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村均超900万元.2010年上半年江阴市村级集体收入总额达10.4亿元,同比增长7.2%.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巴县乡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能源紧张、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坚持改革,坚持发展,趋利避害,知难而进,再上新台阶。全县产值突破十亿大关,达到101,216万元,实现经营收入88,137万元,实现利润5,727万元,上缴税金3,2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7%、35.79%、24.36%和29.8%。在全县12个区(镇)中,又有虎溪、白市驿、长生桥三个区产值超亿元;产值超千万元的乡和超100万元的村也分别增加到38个和109个,分配比1987年增加22.6%和38%。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人才的成长,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极大作用。巴县乡镇企业去年在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下,能够获得新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5 ~ 2012年连续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3.78%,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了14.57%.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势头在宏观环境并不理想的2012年继续得到了保持和发展.201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村均收入582万元,增长15.7%,全市222个村(社区)超过了千万元,其中30个超3千万元、10个超6千万元、3个超8千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成都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探讨集体经济中统一经营这一层次的发展壮大问题.村社集体经济的现状据成都市各区(市)县农委和市乡镇企业局统计,1991年全市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8.93亿元,比1990年(下同)增长27.8%.其中村一级增长29.9%,社一级增长11.9%;总净收入2.37亿元,增长21.14%.其中村一级增长27.61%,社一级增长13.7%;从净收入分组情况看:在发展态势上,各组个数逐步向高一层过渡,低收入村社向高档次迈进.高中档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净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村已达1394个,占总村数的30%,比上年增加一倍左右,净  相似文献   

16.
红光村,位于万县市西郊,全村有8个社,707户,1623人,人均耕地0.27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郊村庄。谁也没有料到,红光——昔日的宝地穷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199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78.46万元,人均4180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32.1倍和33.3倍,其中村社集体经营收入477.46万元,占总收入的70.4%,人均3016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倍和23.8倍。村级企业收入162.56万元,人均1002元,分别  相似文献   

17.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据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达15618亿元,是1991年的5.8倍,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317亿元的ZO.20;村级直接经营净收入村均为4.l万元,是1991年的2.8倍;在农民人均所得收入中,约有5%的收入是来自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但从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集体经营收入比重呈徘徊下降趋势。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1991年为17.6%。1992年为20%、1993年为22…  相似文献   

18.
<正>宝山区现有9个镇,103个行政村,其中规划保留保护村35个,有部分农宅农田的过渡村37个,无农宅空壳村31个。2022年底,已成立9个镇级经济联合社,102个村级经济合作社,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716.9亿元和232.5亿元,比2017增长38.6%和22.5%。全区村均可支配收入1506.9万元,比2017年增长18.1%。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新都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冲破旧的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促进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截止198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000多个,产值达到40,093万元,比1984年增长78.6%.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来,全县乡、村两级工商企业中,建立了横向联合的企业有119个,引进技术98项,引进资金1,851万元,引进设备503台(套),价值709万元,引进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561人.联合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12,564万元,占现有乡、村两级企业生产能力的4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强化引导创新举措,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至2015年底,全市1636个村集体资产达到154亿元,村均941万元.村集体资产比乡村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到位的1997年底的24亿元,增长了5倍多,比农村税费改革初期2001年底的39亿元翻了两番.2015年全市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7.23亿元(不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比税费改革时2001年的1.53亿元,增加1026%,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