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工业经济管理学?有些同志认为就是工业生产力组织学;也有些同志说,是研究工业生产关系的学问。在我看来,工业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双重性质的部门经济学。它既研究工业生产力合理组织问题,又研究工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当作“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其中包括狭义的生产关系、流通关系、分配关系与消费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从来没有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没有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二者总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结合、互相统一在生产之中。我们将生产分析看来,可以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杂志一九六一年第七期刊载了方文同志《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一文。文中对于经济规律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方文同志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和阐明的规律并不都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例如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以农业为基础的规律等等,所有这些规律,就其自身来说,都是属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虽然“这些规律本身都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且受到生产关系的影响。……但是不能由此而导致否认这些规律自身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各自的发展规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固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同样的,生产关系的发  相似文献   

4.
薛栋民 《经济问题》1989,(12):76-77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而所有制关系正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和传统手工劳动并存,先进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并存。生产力的这种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状况,不是一种或两种所有制形式能够完全与之相适应。这样,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八十年代初我国出现的私营经济,就是与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我认为,按照经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及内在要求,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开展国内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即内联,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就改革与内联的关系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公平正义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一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权利分布及收入分配状态,以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向.实现共享发展,对于抑制和缩小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道路选择应该是以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共享式发展来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矛盾,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近,理论界提出了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衡量的标准应当是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只能用生产力标准。我赞成第二种意见。理由有二:其一,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造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使现实社会主义从理想化的原则框框中解放出来,生产关系改革的成功与否不能用本身来衡量,需要借助于实践检验的生产关系原则、借助于生产力这个标尺;其二,改革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  相似文献   

8.
<正> 生产力如何作用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都有着若干个层次,这些层次相互交错,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彼此紧密联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生产力诸要素的系统协调属于生产力的第一个层次,即内涵层。生产关系系统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部份,同样属于生产关系系统的内涵层。这两个内涵层并不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也不需要直接发生关系。正如,两个细胞并不是直接由它们的细胞核发生联系,而是由“胞间连丝”沟通起来的;两台机器也并不是由它们的发动机直接连接,而是由连接装置连接起来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这两个内涵层是通过哪些层次相互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物质与信息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自己特殊的经济结构。狭义经济结构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广义经济结构则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是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统一。统一在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矛盾运动,就是统一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是通过经济结构内部的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检验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从哲学角度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高度概括。笔者认为,落实小平同志的这一指示,需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1.加快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我国的改革就是打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作为不合理生产关系表现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我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关系是否走到了生产力的前面、生产力是否暂时落后于生产关系,正在展开讨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里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实质上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当中,包括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各项制度,也包括经济制度;而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乃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因此,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中,首先就包括先进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简单化和绝对化,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首先,生产力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统一;其次,生产力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与之对应,生产关系也是如此;再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不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的质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生产力的量变也可能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一种性质生产力的存在,可以决定不同性质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衡量生产关系优劣的惟一因素。决定生产关系的因素不等于对生产关系的判断因素。马克思对社会经济制度划分的依据含有生产力标准,但主要还是价值标准。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产关系或者说生产方式的历史特性,对存在阶级剥削的制度来说,马克思把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剩余劳动的形式作为判断不同经济制度或生产方式的显而易见的标准。正义具有永恒的价值即人类行为和利益的普遍兼容性,而且是一个历史和相对的概念,马克思开拓性地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赋予正义一个新的内涵,那就是正义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基于正义受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直接制约,正义成为了反映既定的生产方式的一面价值镜子和判断这个生产方式是否偏离的一个尺度。由于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依据正义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判断标准含有生产力标准,重在生产关系标准,即价值标准。对不同经济制度优劣的判断标准是正义。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既对立又同一。本文着重论述二者的同一性,认为二者的对立是市场经济初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而无论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方面,还是生产力理论或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方面进行分析都能看出同一性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关系的本质属性。实践中,计划与市场同所有制属性的分离正是对这一认识的客观的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层次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质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科技生产关系具有二重性特点,即生产关系的共性(内容构成)与科技生产关系的特性(功能构成)。其中,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建立成员贡献与收益对等的分配机制等,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合理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按照产业发展配置创新链、加快产业创新,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相似文献   

16.
李福安 《生产力研究》2001,(4):25-27,36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非是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为产物 ,其生产力依据就在于 :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自身对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以大生产为物质基础的两种社会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为具备一定规模现代化大生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快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历史可能性和现实选择性 ;中国经济以远远高于世界资本主义平均速度高速增长 ,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存在完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 ,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时的生产力状况却是小生产方式为主 ,大生产极不发达。在这样的基础上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 ,这是否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是否符合我国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琢 《经济纵横》1993,(2):9-11
<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换产品经济模式资源配置机制。资源配置也同社会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是生产要素配置,一是生产关系配置。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机制的选择,近代世界各国都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迷信过资源配置的一只无形的手——市场机制。单靠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配置及其扩大再生产,不能实现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就是证明。1929年10月28日,资本主义世界的华尔街股市突然大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管理的社会主义属性来认识问题纵观企业史,企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也是不断调整人与生产资料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企业管理就是不断适应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调整的需要而存在与发展的,企业管理是两重的。本文拟从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来认识和说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方式     
经济方式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包含两种类型:一是自然经济方式,二是商品经济方式。与之相适应也有两类生产力:自然经济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生产力。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后发展的关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规律.我省经济正处于这一转变的重要阶段,能不能加快转变的进程,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对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努力实现生产的高科学技术水平,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实行现代企业管理,走出一条快速、高效的经济发展路子.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并不意味着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必须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上下功夫,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群众聪明才智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