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制裁已经成为美国实施其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的常用工具。其中,金融制裁由于具有成本低、威力大、执行易、规避难等特点,在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法律角度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管辖权基础、法律依据和执行机制进行了介绍和剖析,并结合案例对美国对伊朗、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的金融制裁情况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最后,本文对我国金融机构在叙做相关业务时应注意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提示,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武斌 《河北金融》2020,(12):68-72
金融制裁是美国诸多制裁方式中的一种,呈现典型的非对称性特征,有全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作支撑,美国交叉灵活运用国家制裁、名单制裁、行业制裁和二级制裁,实现其政策目标。在执行机制上,美国财政部通过其下设的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和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实施对外金融制裁。根据综合实力不同,国际上应对金融制裁的方式可归纳为阻断、反制和规避,阻断经验对中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面对美国可能发起的以金融制裁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我国应理性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主动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探索中国版的域外管辖和制裁名单管理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4.
5.
徐以升  马鑫 《国际融资》2020,(11):36-40
金融制裁作为经济制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目的的常见工具。就金融制裁实施的手段而言,主要有:冻结或冻结并没收资产;财政制裁;切断美元获取能力和使用美元渠道;禁止全球金融机构与被制裁对象交易;制裁对方银行体系。美国具有发起金融制裁的基本条件,这是当前美国和美元所拥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心地位所吻合的。也就是说,当前全球金融制裁的核心特征,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王力  王伟 《银行家》2022,(8):112-117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和冲突战略等理论,研究霸权国家发起金融制裁行为的必然性以及被制裁国反制金融制裁的必要性,论证霸权国家的合作伙伴方不能承载被制裁国突破国际金融制裁的希冀,运用班扎夫权力指数方法分析被制裁国与潜在被制裁国一致行动策略。为应对潜在金融制裁风险,中国应未雨绸缪,抓紧完善国际金融制裁应对机制,包括完善基于《反外国制裁法》的多层次应对预案、探索建立SWIFT报文体系的备份系统、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信用联盟等。  相似文献   

7.
8.
支付结算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核心环节,逐步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金融制裁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国际银行卡组织、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和金融技术服务来对支付领域实施多重制裁,如何应对制裁及进行反制裁成为许多经济体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总结梳理俄罗斯受到的支付领域制裁的基础上,分析俄罗斯央行发展国内的实时支付系统、建立自主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建立本土独立卡组织支付清算网络和研发数字卢布以及发布“卢布结算令”等支付反制裁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应对支付领域制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融制裁引发的外部金融冲击对目标国经济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利用1970-2021年国际金融制裁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制裁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制裁显著降低了目标国的经济增长率;金融制裁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制裁的负向经济效应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量的迅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水平,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12.
自2月份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不断加码,俄罗斯也相继出台反制裁措施应对。在美俄的金融制裁博弈中,中国应从政治角度考虑国家金融安全,提前做好应对预案,保障我国外汇储备安全,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由美国主导、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金融制裁成为美国实施长臂管辖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经济制裁措施,它能产生比贸易制裁更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一些中资银行也因此受到过巨大冲击,影响我国大型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正常经营甚至是金融安全。本文旨在阐述美国坐享不对称权利下的金融制裁现状,厘清反洗钱和金融制裁微妙关联,总结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业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从银行跨境业务操作视角入手,探索通过内部审计方式进一步完善银行制裁合规管理体系治理措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国博弈竞争由军事"热战"、军备"冷战"、贸易"封锁"等传统形态转向以金融制裁为代表的"聪明制裁".围绕货币融资的"阻击"与"防御"是经济战中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的集中表现,选择大国案例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揭示大国金融制裁博弈的特征,并提出策略应对.主要结论:一是宏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对经济存在累积的破坏效应,反制裁措施能有效减缓;二是微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的危机传导路径中,汇市和债市的制裁效应显著,揭示出市场恐慌情绪的杠杆效应.策略建议:一是建立反制裁法律体系,提早布局反制裁战略方案;二是树立市场信心,消除潜在的恐慌性杠杆效应;三是保持国债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穿透式监管功能,渐进式开放国债市场,提升金融韧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和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金融制裁体系。2019年的美国制裁:动作频频民事罚款分析2019年,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开出22张罚单,累计罚金12.89亿美元,创下历年新高,渣打银行、裕信银行分別被罚6.57亿美元、6.11亿美元,位居前两位。古巴、伊朗制裁历年是OFAC监管重点,22份和解协议,10份涉及违反古巴制裁,6份涉及违反伊朗相关制裁。  相似文献   

16.
陈捷  韩静 《国际融资》2020,(4):28-30
经过几十年的国际立法、司法协助、国内审判、国际判决裁定的执行、安理会决议贯彻执行,美国整套制裁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并高效运行,既成法律体系已经能保证美国金融经济体系的安全,并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认可和配合,外交和媒体手段对抗美国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此,中国必须从法律层面正面应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效应,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子账户、不同本币国际化程度的经济体和不同地区中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由促进转向抑制。第二,直接投资开放始终促进外汇储备积累,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上升,这一促进效应逐渐减弱,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开放度提高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使外汇储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上升,国际货币发行主体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会使外汇储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三阶段特征。非国际货币发行主体和亚洲地区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促进作用会降低,而其他地区经济体该作用表现为由促进转向抑制。因此,为优化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中国应有效统筹资本账户开放、国内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障三者相协调、相匹配,同时审慎有序放松对不同类型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  相似文献   

18.
贸易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如何实现货币收付的安全与高效、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既是国际贸易结算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提供优质跨境服务的基础工作。当前,国际金融业务的风险已突破了传统安全的范畴,不再是简单的交易风险,其中也涉及诸多制裁风险。将非法收入合法化的洗钱风险,对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结合国际金融制裁的新特点,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制裁合规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金额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不平衡。高额的外汇储备数量,吸引着世界的眼球,理论界对其论之又论,但对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此时关注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并选取1945-2017年全球303起金融制裁案例实证检验影响制裁有效性的因素。研究发现:金融制裁有效性与目标国被制裁成本、多边制裁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目标国政治经济不稳定性等因素呈显著负相关;且两国友好关系等因素在金融制裁的威胁阶段与实施阶段有效性不同。鉴于此,建议中国应加快建设涵盖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的对外政策工具箱,并将制裁威胁阶段纳入考量范围,同时通过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