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房地产信息网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2012—2018年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和全国时序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楼市的泡沫问题。研究发现:按售租比25作为泡沫存在的尺码,则在2012—2018年,所成交的80%的商用房和写字楼不存在泡沫,但60%的住宅房交易存在泡沫。在35个城市的住宅交易泡沫现象中,2012年1月—2016年3月的泡沫程度温和(售租比在29~33),2016年3月后则进入高泡沫阶段(售租比在40及以上)。数据显示,银行信贷结构的扩张性变化对于住宅市场的泡沫具有“领先”作用;而计量结果表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与一、二、三类住宅的售租比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的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意味着中国的住宅市场交易里是不存在市场内在稳定器的。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了中国住宅楼市的稳定力量只能依靠政府的调控政策。事实上,2012—2018年政府每隔两年(或两年多几个月)就会变更住宅房地产政策调控方向,形成“收缩——扩张——再收缩——再扩张……”的政策调控周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单位根ADF检验,对我国十大宜居城市中的九个城市(剔除桂林,数据不可得)的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显示除青岛外其他城市房地产价格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泡沫。然后通过建立时变风险溢价模型和三变量VAR模型,对除青岛以外的剩余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上海、大连、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珠海和厦门的房地产市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泡沫,其中北京、杭州和珠海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达到了30%以上,而上海、大连和厦门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在20%以上,成都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也在10%以上。使用该方法可以度量任何一个地区、省份、市区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度,可以为房地产商、购房人和中央及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在部分城市也出现了典型的房地产泡沫现象.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相似文献   

5.
谈中国如何借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在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同时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不力,造成了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2009年,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加速城市化、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宏观环境,同样面临房价和地价大幅上涨、房地产直接和间接融资大幅增加等问题,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短期也积累了很大的泡沫,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报告,房产新政实施后的几个月来,房价仍在逆风飞扬,不光是北京,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除上海稍降外)房地产市场存在异常上涨现象。这种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长期上涨,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泡沫。中国目前的形势,让我们回忆起世界发生的三次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在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同时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不力,造成了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2009年,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加速城市化、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宏观环境,同样面临房价和地价大幅上涨、房地产直接和间接融资大幅增加等问题,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短期也积累了很大的泡沫,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房地产泡沫已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将噪声交易模型引入房地产市场,通过模型的数理推导分析发现,形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噪声交易者预期、噪声交易者预期偏差均值、交易者风险和噪声交易者比例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噪声交易者的市场预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上海企业》2013,(4):50-51
价格高就一定有泡沫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大得不得了,同时,华尔街做空大师们也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必然受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拖累而发生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雨山 《上海房地》2013,(12):11-12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席勒曾准确地预言美国2000年科技股泡沫和2006年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裂。席勒此番言论是否能够揭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一场资本泡沫破灭让日本神话黯淡了20多年,那场资本泡沫的核心就是房地产泡沫。日本至今尚未走出泡沫破灭带来的阴影。网上有人一一对比了今日之中国与昔日之日本在房地产泡沫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各关键节点表现,断言说,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日本当年地产泡沫崩盘的走势很像,由此引发了中国的地产泡沫即将崩盘的猜想。甚至有所谓“崩盘时间表”,言之凿凿地称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时间是在2013年至2015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许多沿海大城市持续高涨的房价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简单地将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升高一概视为房地产泡沫,从而在全国统一采取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也不尽科学.本文就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论是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尚不存在泡沫.同时,本文提出了应该避免走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房地产泡沫的老路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汪熙 《总裁》2008,(11)
我国房地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逐年攀升,深入研究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在总结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对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进行文献综述和探讨,然后分析泡沫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运用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和泡沫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危害和预防措施.从多个视角出发审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同题,并且针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措施,为政府提供了政策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房地产》2004,(12):6-9
今年前8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境外也有媒体指出。中国的房屋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而此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世界25%的地区中存在房地产泡沫,另外40%的地区处于“泡沫预警”状态,其中就包括中国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如何。房地产泡沫是不是真的存在,它对国民经济与金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给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5.
1998~2003房地产市场繁荣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6年(1998—2003)房地产市场统计数据的分析,给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判断: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供需两旺,土地购置大幅增长,总体上比较繁荣;并指出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的问题:高额利润的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空置率仍高居不下,房价虚高,土地购置上有圈地倾向。最后构建了房地产泡沫产生模型:通过放大机制(投资者的信心、对房地产的预期及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共同作用),经过反馈机制,放大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性泡沫,并促使这种循环不断进行,最终产生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没有泡沫,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危害,无疑是可十白的。为此,笔者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BW中文网讯,自从2002年非典爆发后,人们习惯将形似神异的事物都冠以“非典型”之名。就资产泡沫而言,金融界也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到金融杠杆推动的泡沫,当代金融史上的多数资产泡沫都属此类别,最典型的是2003—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其后引发了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另一类是不依赖于金融杠杆的泡沫,当前中国房地产正在经历的便是这类泡沫,由于其极具中国特色,因此被称为“非典型泡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对现阶段出现在我国局部的房地产泡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平抑我国房地产市场局部泡沫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房地产价格一路走高,我国房地产经济中的泡沫现象开始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和发展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的探讨将对消除房地产泡沫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本文在房地产泡沫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目前房地产泡沫具体表现,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是否房地产泡沫的讨论颇多,中国政府为了抑止房价的过快增长,也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本文认为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是巨大的,当前无论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都要从长远的角度预防和整治房地产泡沫,预防和整治的角度要从城市化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