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按来源结构可以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收入来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农民日常经营活动的改变,对农村居民纯收入有重要影响。收入来源结构变化的趋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原因,并提出合理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消费率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而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加民众收入的一个重要思路: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要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沙2013—2017年统计数据,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小,波动明显,地区差异大,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分别是红利收入、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利息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收入。政府应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建设等方面多给予农村居民引导和帮助,促其财产性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4.
5.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通过采用1993至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资料,利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经济增长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是经济增长在推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来带动广大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
现在通常所见和衡量“中等收入”的标准,有用美元计算的联合国标准,有按现行汇率计算的联合同标准,有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联合国标准.有按人民币计算的国家统计局标准,有按人民币现值计算的当地统计局标准。由于考察的历史背景不同,考察的具体任务不同,可以根据考察的需要,多个标准并存并用。但是,应以按购买力平价(比如美元:人民币=1:6)计算的联合国标准为主,以便比较准确地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真实发展水平。据此,人均年收入2190元人民币(365美元)以下为绝对贫困,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是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拥有对土地产权的自主处置权或交易权,使农民通过家庭承包而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与城市通过出让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起来;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市场中合法交易流转是充分条件.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或形式,即农业生产用地内部之间的交易流转和农用土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在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的前提下,真正"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得以形成,流转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至于农地转非交易流转,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框架内,主要靠增加征地补偿费等行政手段来改进,本文阐释此路径不能很好解决问题;一是本文提出的路径,即打破现有征地制度框架,允许城乡土地产权平等进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靠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机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达到土地效率和利益公平的统一,这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内生、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增长相对放缓,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持续低迷,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1990年至2007年消费收入数据建立模型,从而得到上期收入、上期消费以及本期收入对本期消费的影响,并对近几年农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浩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3)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之间,以及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波动与农民收入波动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且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等因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的波动对农民收入的波动均没有明显作用,农民收入波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村土地收益,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即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缺失、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不完善以及审批制度低效,使得农民无法从土地中获得除农业收入以外的其他财产性收益,制约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因此,应该改革土地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征用机制、规范土地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运用协整理论,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978~2007年,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具有稳定性,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概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然而,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官方定义中,对"财产性收入"概念的认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这体现为在财产、租金、财产增值收益等多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据独特地位,是一种依赖于财产而存在的非劳动性收入,其本质特征在于"产权属性"。依据产权理论,从产权所包括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能出发,将"财产性收入"重新定义为"产权性收入",并厘清财产性收入与相关范畴的关系,进而化解有关财产性收入的一系列分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1980~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与人均消费支出增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消费波动有39.3%来自于收入波动的影响,说明陕西省农村居民短期收入预算对消费约束较大,因此保持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是打开陕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制度层面讲,我们应该着力于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构架,来增加更多普通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受访专家认为以下八方面有关政策方面的制度设计,都是我们亟需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20.
潘文娟 《财会研究(甘肃)》2023,(10):67-72
文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保障、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等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绝对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居民幸福感影响不再显著,相对收入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社会保障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