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从2008年起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的流动性持续偏紧,虽然局部松绑,但在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增加了银行的风险,降低了盈利能力.本文借鉴国外流动性管理的国际经验,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低金融杠杆、高监管的金融新常态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存款波动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存贷利差缩窄、不良贷款率攀升等因素为流动性问题埋下了隐患。本文选取2006~2014年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考察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趋势,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正在成为银行业迎战各类风险大考中的一道关键考题。本文在我国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先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相关理论研究,然后用指标计量法中的静态度量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并针对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VECM模型,基于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产出增长的同时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经济运行中要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为主题,首先分析了国际货币政策转型及其经验,再次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在新常态下转型的具体措施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着手指出了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后,银行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原有的经济政策结构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而货币政策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经济新常态特征下货币政策的定向调节,为货币政策发挥调控作用提出具体路径,再以货币政策目标为准绳,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货币政策提出建议,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出的新特征,进行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创新。本文通过总体概括这一系列新出台的货币政策,从数据出发对这些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目前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仍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3):2-5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明显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呼唤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功能的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凸显,要求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体系重构主要在于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继续创新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优化中介指标体系、重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然,重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不应囿于货币政策自身建设,必须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而根本举措在于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有效治理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分析现行流动性过剩治理政策的局限和不足入手,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在对国外经济新常态概念来源和内涵演进系统梳理后,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实践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新常态具有崭新而丰富的内涵,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约束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特征,保持稳健基调,坚持以通胀作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目标并保持政策定力,拓展基础货币供给新渠道,加强预期引导,注重总量稳定和结构优化,以促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热点问题。为探究全球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助推因素,本文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全球通货膨胀进行考察,从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中识别出货币政策、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等全球流动性因子,通过附加符号约束识别因子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流动性指标纳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经济变量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冲击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充沛的全球流动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降低了短期利率水平,对货币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股票价格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和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全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预期将长期存在,我国有必要储备足够的政策调节工具,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妥善应对全球通胀危机。  相似文献   

15.
2010: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2009年的主题是信贷高增长,那么2010年的关注点无疑就是通胀。通胀预期的恐慌也早已伴随着前期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充斥全国,那么,事实到底如何?本文将在此为您详解细数。  相似文献   

16.
从通胀趋势看,2010年将是一个既无通胀之忧又无通缩之患的好年份当前的物价总水平增长合理、温和自2009年底开始我国物价总水平增长由负转正已持续4个月,这符合预期,整个2010年都会持续回升,但回升力度有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1992年至2010年的M2与GDP、CPI的长期趋势分析,发现货币在我国既对价格产生影响,同时又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兼具中性和非中性的特征。通过最优联动模型,得出M2与GDP、M2与CPI之间的变动关系,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物价影响。因此,应该正视我国货币供给的强内生性特征,加强对汇率、利率价格型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美元流动性周期及其溢出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以美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总规模作为测度美元流动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周期性变化与美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关联储降息或者加息并不是决定流动性释放的绝对因素.美元流动性周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具有增长性属性、通货膨胀属性和汇率政策溢出属性.  相似文献   

19.
张继枫  秦培景 《银行家》2012,(2):73-77,7
本文总结了2011年造成中国流动性纠结局面的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三个因素在2012年是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实体经济能不能对货币流动性的转好产生积极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整体物价上涨态势和部分领域资金紧张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