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珂 《证券导刊》2009,(49):54-57
储备制度建立的预期短期内对相关个股形成刺激。关于稀有金属保护的措施,尤其稀土储备制度的建立在千呼万唤下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作为稀有金属资源大国,恶性竞争和价格使中国的稀有金属资源浪费严重。稀有金属储备制度的建立,虽是"亡羊补牢"之举,但也有望令资源浪  相似文献   

2.
李江 《证券导刊》2009,(49):51-53
稀有金属是宝贵的战略性资源,是军事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新材料不可缺少的元素,长期以来由于重视不够,许多稀有金属资源以最粗放的形式被大量低价出口。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再过50年,中国将从稀有金属  相似文献   

3.
稀缺是稀有金属资源的最典型特征,与此相对应地应当是其价格的昂贵,但是,金属只卖出纸价钱却成为了人们对目前中国稀有金属资源价值的形象描述。  相似文献   

4.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49):50-51
储备制度闪亮登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日前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工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中国的钨、铟和稀土等稀有金属储量居全球第一,产量占全球的80%  相似文献   

5.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10,(42):54-57
中国是大金属的贫国,却是小金属矿种的优势国,中国的战略小金属具备资源、产业、市场优势。未来在资源方面的定价权之争,必将从富有的稀缺资源下手。对于战略性稀缺资源而言,可以用"唯我所用、物有所值"八个字来概括其内在价值及战略定位,首先,要将满足本国经济发展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对稀有金属应实施保护性开采及利用,避免将来出现有技术、无资源的尴尬境界,即唯我所用;另外,稀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但与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矛盾的是资源类产品的日益短缺,因此,境内企业必须“走出去”发展,到境外去开发资源,以缓解国内市场日益突出的供求矛盾。吉林省资源类企业着眼于全球市场,“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已涉及到木材、钢铁、稀有金属、农业开发等行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吉林省境外投资的最大亮点。但作为全新的投资模式,“走出去”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吉林省境外投资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进一步控制铜、铝、铅、锌、钛、镁以及稀有金属冶炼产能扩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主要依靠冶炼扩张寻求发展的粗放型模式,引导产业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能源资源枯竭正成为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亦日益突出,以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目前,决策层已明确将"绿色化"列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绿色金融将是支持经济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汪前明 《证券导刊》2012,(45):65-66
经过多年发展,格林美正在形成钴镍业务与电子废弃物循环再造业务的双轮驱动。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定位为致力创建再生钴镍资源领域的世界循环工厂和中国领先的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和稀有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商。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0,(42):49-49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家对稀有金属的保护政策不断出台,显示出政府对稀有金属的战略意义越发重视,稀有金属将步入良性发展通道。同时,稀有金属的金属属性又使得它具有抗通胀的功能,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继续,流动性泛滥,通胀继续升温,稀有金属将成为抵御通胀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皓然 《证券导刊》2010,(42):51-53
今年以来,国家对稀有金属的保护政策不断出台,显示出政府对稀有金属的战略意义越发重视,稀有金属将步入良性发展通道。同时,稀有金属的金属属性又使得它具有抗通胀的功能,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继续,流动性泛滥,通胀继续升温,稀有金属将成为抵御通胀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星 《中国金融》2012,(10):13-14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年均9.8%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资源和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论从其发展载体、发展动力上看,还是从其发展的环境上看,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不加快推进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社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增长、高消耗的资源环境负重之路面临风险第一,这种发展模式,将因要素资源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强劲,但依然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污染加剧的严峻挑战.为了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为了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5.
稀土金属(rare earth metals)又称稀土元素、稀土,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常用R或RE表示),这类特殊的稀有金属因其用途广泛、作用特殊,被誉为万能之土、工业维生素、战争金属,成为举世公认的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财富的损失是我们目前无法衡量的。尤其是当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叶雨晴 《证券导刊》2010,(42):50-51
10月29日,商务部正在调整稀有金属的出口政策,预计其出口配额将以2%至3%的幅度逐年递减。同时,国家也正在酝酿对稀土、钨、锑、钼、锡、铟、锗、等十种稀有金属的战略收储。物以稀为贵。稀有金属以其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一物难求而被世人视为稀贵产品。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比较齐全,钨、锡、锑、稀土、钼、铟、钛等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是国际市场重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但因一些政策制定缺少前瞻,  相似文献   

18.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有观点认为,“十一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更为紧张的时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中国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严峻挑战。1.挑战之一: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矛盾。具体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彭珊 《中国金融》2007,(10):50-51
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已明确提出,要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尽管如此,中国的每一次经济加速都会很快面临资源瓶颈,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等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政府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宏观调控,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白韶红 《时代金融》2013,(8):113-116
<正>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也更加注重经济的绿色增长。普洱市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发展绿色经济资源禀赋最好、比较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更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率先探索绿色发展的成功典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大做强金融业则是实现经济绿色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