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979—2013年国内外会展标准及会展评估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会展标准及会展评估研究的现状,揭示会展标准及会展评估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及内涵,从更深意义上认识会展标准及会展评估体系构建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并从应用价值上为我国会展业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理论,本文提出中国会展评估的5W问题,分别从构建多元的会展评估机制、出台客观公信、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维护会展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以及重视展会项目评估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展会评估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艳平 《北方经贸》2010,(11):51-52
展会评估对于展会主办者、参展商及会展业管理部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展会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总结有关会展评估的共识和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展会评估指标体系的新想法:在对会展项目评估的基础上,对展会的评估指标分为展会规模指标、展会服务指标和展会价值指标三个部分,建议运用A 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处理主观性的软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雨阳 《中国会展》2021,(1):104-107
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会展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什么是会展业的高质量呢?我们说,会展项目的质量体现在它的效果上,会展管理的产品是会展效果而不是会展项目本身,衡量会展效果好坏的基本标准是会展目标是否实现、实现到了什么程度,会展项目的质量是以会展评估来的结果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5.
钱俊婷 《商》2014,(11):104-105
会展评估对于规范会展业、培育品牌展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二手的数据资料,并结合相关会展评估体系的内容,建立了反映消博会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化简,用一个主要指标代替原始的4项指标,用加权后的得分情况来评价消博会的综合发展情况。最后根据得分情况来分析消博会现有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易荣 《中国广告》2005,(2):86-87
"会展培训"正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国内展览在高增长的背后隐含的是低档次、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会展行业共有12个培训活动,其主体80%是管理类培训,对已举办的培训活动作的问卷调查分析,整个会展培训市场呈现"见树不见林"的粗放状态。课程设置、师资、教材和效果评估认证等方面,还没有达到会展企业的实际要求。会展培训的发展方向如  相似文献   

7.
2005年,在连续举办2002中国会展论坛、2003中国会展行业振兴大会、2004中国会展年会等三届行业盛会之后,中国会展杂志社倾力打造的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正式亮相,“会展文化”首次呈现在业内人士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继2002年的首届中国会展论坛、2003年的中国会展行业视频振兴大会、2004年的中国会展年会三次行业盛会后,2005年,中国会展杂志隆重推出了“会展文化”这个响亮的命题,2005年7月,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郑州芙蓉出水,那万端仪态,着实令业界眼前一亮:原来文化可以让会展业如此美丽!2006年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又搅热了春城的七月;2007年,第三届的深圳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又成了会展业界的一大期待。  相似文献   

9.
争鸣     
《中国会展》2012,(11):26-26
沪津国家会展中心 未来存隐忧? 去年末,商务部加大了对会展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先后作出了在沪津两地建设国家会展中心项目的决策,受到会展界的普遍关注。但两个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具体建设方案的确定似乎太快,特别是选址问题,评估论证不足,两个中心现定地点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不但对两个中心的未来运营可能造成极大困难,导致巨额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10.
严格来说,现在很多地方的会展不能叫政府主办,而应叫政府主导。不管是政府主办还是政府主导,基本模式都是政府牵头、行政干预、财政保障和政府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